社會情緒能力作為學校準備的支援:什麼是社交情緒能力?
Susanne A. Denham 心理學系 喬治梅森大學
兒童早期評估的整體問題,及其與就學準備和其他決策的關係,目前正受到廣泛的討論。由於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所的入學人數不斷增加、對兒童早期發展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以及有關公共支出的決策,因此有必要仔細考慮使用何種評估工具,以及為何及何時使用這些工具。更明顯的是,社會和情緒發展領域的重要性與其在教育計畫和評估中的地位脫節,長期以來一直為人詬病。然而,過去幾年來,這些領域在幼兒時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們對於兒童同時和日後的福祉和心理健康,以及學習和學業成功都至關重要。教師認為,兒童的「學習準備狀態」和「可教性」是以積極的情緒表達能力、熱忱以及調節情緒和行為的能力為標誌的。基於這些論點,我建議了一系列的學前社會情緒結果測量,以探討情緒和社會能力理論的幾個核心構造,特別是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知識、社會問題解決,以及積極和消極的社會行為。
目前,在地方、州和聯邦層面上,對於兒童早期評估、其與就學準備的關係,以及其在干預和政策中的使用等議題,正進行著激烈的辯論(Horton & Bowman, 2002; Meisels, 2003)。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所入學人數的擴大、有關兒童早期發展的更好的科學知識,以及有關公共支出的決定,都迫使從事幼兒工作的人員和他們的父母仔細考慮哪些因素會影響兒童早期發展。
使用的評估工具,以及為什麼和何時使用這些工具。對幼兒的社交情緒狀態進行評估,如果在教師、家長和兒童的時間、努力和注意力方面,以經濟和道德的方式進行(Raver, 2004; Raver & Zigler, 1997, 2004),可能會對追蹤預防性課程的成功和標記特定兒童在這一重要發展方面的狀態特別有用。
因此,與全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的發展適當實務(Bredekamp & Copple, 1997)一致,對就學準備的評估,特別是專注於社會情緒發展的評估,應該與課程結合,對各方都有利,通常基於持續的教師觀察,主要依賴於兒童的日常活動,並與所有學習和發展領域相關。然而,從這些評估中得到的資料不應該用於高風險的決策,例如幼稚園的保留。相反,進行評估是為了瞭解個別兒童的優點和弱點,以促進改進的個性化教學,並評估課程計劃。此外,沒有任何評估工具可以滿足所有這些需求;每個領域可能都需要數種工具。
Horton 和 Bowman (2002)為 Erikson 研究所撰寫的報告《學前階段的兒童評估》中所提出的任務和指導方針,尤其亟需更好的社會和情緒評估工具:專家意見與國家趨勢。社會和情緒發展領域的重要性與它們在教育計劃和評估中的地位之間的脫節,早已為人所嘆息(Denham, Lydick, Mitchell-Copeland, & Sawyer, 1996)。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們似乎越來越廣泛地認識到,在兒童早期,這些領域對於同時和日後的幸福和心理健康,以及學習和學業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Huffman, Mehlinger, & Kerivan, 2000; Peth-Pierce, 2000; Shonkoff & Phillips, 2000)。Buscemi、Bennett、Thomas 和 Deluca (1995) 特別報告,啟蒙計劃將情緒行為問題列為他們最需要的訓練和技術援助。同樣地,教師認為兒童的「學習準備」和「可教性」是以積極的情緒表達、熱忱和調節情緒和行為的能力為標誌的(Rimm-Kaufman, Pianta, & Cox, 2000)。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學前兒童情緒結果量測,以盡可能符合前述的「評估最佳實踐」標準。這些量測將探討情緒和社交能力理論的幾個核心構造,特別是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知識、社交問題解決,以及正面和負面的社交行為。我的目標是刺激對這些測量方法的進一步研究,包括試用目前所選評估工具的版本、
大規模的管理與修訂、心理測量評估、初步規範化,以及檢驗量測的能力,以證明計畫的有效性。
社會情緒能力的重要性
新的實證研究鞏固了我們對社會情緒能力對就學準備的重要性的看法 (Carlton & Winsler, 1999)。許多研究人員已經顯示,那些進入幼稚園時具有較正面的社會情緒能力的兒童,不僅在發展對學校的正面態度和成功的早期適應學校方面較為成功,而且在成績和成就方面也有所改善(Birch, Ladd, & Blecher-Sass, 1997; Ladd, Birch, & Buhs, 1999; Ladd, Kochenderfer, & Coleman, 1996)。特別是,當孩子們和朋友一起進入學校,受到別人的喜愛,能夠建立和維持新的友誼,並且能夠和老師建立正面的關係時,他們對學校的感覺也會比沒有被這樣描述的孩子更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更多、成績也會更好。社會和情緒因素,包括與老師的正面互動、來自依戀關係的自我正面表徵、情緒知識、情緒調節能力、社交技巧,以及不被排斥的同儕地位,往往能獨特地預測學業成功,即使其他相關變數,例如早期的學業成功,已被考慮在內(Carlton, 1999; Howes & Smith, 1995; Izard et al、2001;Jacobsen & Hofmann, 1997;O'Neil, Welsh, Parke, Wang, & Strand, 1997;Pianta, 1997;Pianta, Steinberg, & Rollins, 1995;Shields 等人, 2001)。
相反地,社交情緒領域的缺陷則會造成問題。舉例來說,受到同儕傷害或具有攻擊性的兒童,反而較難適應學校的規律和環境,並有可能產生一連串的問題,包括學業困難、犯罪和濫用藥物(Gagnon, Craig, Tremblay, Zhou, & Vitaro, 1995; Haapasalo & Tremblay, 1994; Kochenderfer & Ladd, 1996)。當社交和情緒能力(例如:負面情緒調節)的發展里程碑沒有被協商好時、(Cytryn,McKnew,Zahn-Waxler,& Gershon,1986;Denham,Zahn-Waxler,Cummings,& Iannotti,1991;Robins & Rutter,1990;Roff & Ricks,1970;Rubin & Clark,1983;Sroufe,Schork,Motti,Lawroski,& LaFreniere,1984)。
從這些研究中,Raver 和 Knitzer (2002) 整合了社會情緒能力在學前階段的重要實證推論。
在學年中,社會情緒評估的必要性受到了影響。這些可以總結如下:
沒有發展適當情緒和社交能力的幼兒較少參與課堂活動,也較少被同學和老師接納。老師給他們的指導和正面回饋也較少。他們較不喜歡學校,學得也較少。
即使控制了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和家庭背景,幼兒的這種社會情感能力仍可預測他們在一年級的學業成績。
這種情況會持續到小學後期。有攻擊性或反社會行為的年幼兒童更有可能在早期學業任務上表現不佳,並被留級。之後,他們更有可能退學,並持續他們的反社會行為。
鑑於這些情況,為了兒童的長期福祉和學業成功,必須有評估工具來協助找出兒童在社交情緒能力方面的優點和缺點,以及計劃培養這些能力的能力。
理論-定義問題
然而,為了建立評估社會情緒發展的這些方面的堅實基礎,所有社會情緒能力的定義都必須是明確的,並且是以發展理論為基礎的。首先,發展任務觀點可以幫助辨別幼兒在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一般而言,成功完成持續與同儕正面互動的發展任務的幼兒,在社會世界中能夠繼續茁壯成長。事實上,成功、獨立地與同齡人互動的幼兒,會在社交世界中繼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