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户在 2024-5-31 17:17 为 https://app.immersivetranslate.com/pdf-pro/0a1491aa-93ab-4c40-8d11-1365c6d5e2b7 保存的双语快照页面,由 沉浸式翻译 提供双语支持。了解如何保存?
2024_05_31_208a7c9157a7404bac59g


Felicjan Bylok琴斯托霍瓦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电子邮件: byl.f.s@zim.pcz.pl


现代消费的复杂性:消费主义与去消费

 抽象


本文考虑的主题是对现代消费的反思。为了寻找决定市场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取向的问题的答案,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去消费可能成为现代消费发展的永久趋势。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分析了消费主义及其主要风格和对过度消费的反应。作者介绍了去消费的形式,即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主义、道德消费、反消费和促进这种消费形式的消费运动。在结论中,他指出了去消费的发展潜力,这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转向对社会和环境更友好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消费主义、消费风格、去消费、反消费、可持续消费
 JEL 分类:M30

 1. 引言


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即所谓的消费社会,专注于购买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是占主导地位的。这种取向得到了制造商的支持,制造商从对新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中获利,以及国家从消费品和服务税中受益。已经采取了各种行动来鼓励人们进行购买,例如营销活动(例如:广告、特别优惠)和刺激销售的金融解决方案(例如:降低增值税、优惠贷款等)。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过度消费的发展。因此,人们应该同意Zygmunt Bauman(2005)的论点,即消费社会的生活包括不断的获取,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只是在第二天重新开始一切。这种行为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导致环境风险增加。

过度消费的发展招致了批评,指出了与其在现代世界中扩张相关的危险。新的行为和消费形式,特别是可持续消费、自愿简化消费、慢生活等正在变得普遍。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现代消费的反思。作者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些主要取向决定了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行为。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去消费可能成为现代消费发展的永久趋势。为了验证这样形成的假设,使用了文献综述方法。


2. 对消费主义概念的思考


消费主义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因此不同的研究人员指出了它的各个方面。首先,它被用来解释消费作为社会变革因素的日益重要(Bylok,2013),其次,它用于解释商品的过度消费,这与购买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品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有关(Sklair,1991),第三,消费主义的概念与全球化有关,特别是, 第四,消费主义与某种类型的社会制度有关(Bauman,2009),第五,它被认为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指南针(Miles,1998)。就其所有含义而言,消费主义正在成为决定现代社会中个人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消费主义正在成为一种与过度购买和消费商品相关的生活方式。购物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从以下两种方式理解:作为使


在购物中心自发购买,或作为一种感官消费形式,与欣赏商店橱窗展示和商店中的产品有关,而无意购买其中任何一种(Hellmann,2008 年,第 36 页)。根据第一种解释,它可以表现为具有特定目的或没有特定目的的购买。这种购物具有功利性,因为它与购买满足个人需求所需的商品或服务有关,并且通常被视为一种“工作”。而没有特定目的的购物是一种享乐主义活动,其中快乐和乐趣是最重要的。根据后一种解释,购物意味着在商店里漫步和浏览时玩得开心。消费者散步是为了听、闻、尝,即在购物中心展示的梦幻世界的展品中体验各种感觉。这样的消费者成为后炫耀者,即参观商店以体验观看商店展示的乐趣的人(Wątroba,2008 年,第 83 页)。

利用消费来创造个人身份是基于不断消费新产品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Kai-Uwe Hellmann(2008 年,第 41 页)的说法,消费主义是人们通过从许多不同的选项中选择来构建(后)现代主义身份的程序。这种身份不是以一种形式表达的;它存在于不同的变体中,没有任何重大的根本差异。个人可以根据社会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说一种身份的流动性。

消费主义也被理解为消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新的生活愿景。根据罗伯特·博考克(Robert Bocock)(1993年,第48页)的说法,消费主义是一种积极的意识形态,它表明生活主要基于购买物品和体验作为消费品一部分提供的感觉。他表示,消费正在成为个人最重要的目标。Leslie Sklair(2010 年,第 135 页)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中包含一系列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相关的信念和价值观,其目的是说服人们最好通过消费和拥有商品来实现幸福。随着全球文化的发展,它正在成为导致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正如史蒂文·迈尔斯(Steven Miles,1998年,第3页)所指出的,消费主义正在控制全世界的广大消费者。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的结构中。由于其形式的不断变化,消费主义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克雷格·巴塞洛缪(Craig Bartholomew,1988年,第6-9页)分析了消费主义,区分了其以下特征。首先,他指出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的基础,在这种文化中,价值观与消费有关。其次,消费主义等同于个人选择。在产品、生活方式或个人身份方面自由选择是现代消费社会的约束原则。第三,消费文化创造的需求似乎是无限的,同时也是永不满足的。消费主义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但奇怪的是,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唤起了一种贪得无厌的感觉,迫使消费者寻找新的消费品。

消费主义的力量在于它提供了工具(消费品和消费模式),这些工具用于在世界任何时间和地点为所有人创造个人和集体身份。这种意识形态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广泛可用的新形式的社会生活和身份认同。可以说,消费主义提供了不平等中平等的幻觉,即人们可以平等地获得消费品,但只有那些拥有匹配资金的人才能真正购买它们。


3. 消费主义推动的消费方式


尽管消费主义没有明确定义的目标或思想传播手段,但它是广泛的。这种扩张表现在促进对人们有吸引力的不同消费方式。最重要的风格包括享乐消费、炫耀性消费、象征性消费和自发行业。下面试图描述个人消费方式中最重要的元素。


3.1. 享乐主义消费


在消费社会中,体验快乐的欲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消费者不仅提出了如何在生活中实现某事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问题。答案是愉快的生活,充满冒险和惊喜。格哈德·舒尔茨(Gerhard Schulze,1992)在福利社会中寻找关于人类生活的文化决定因素问题的答案时指出,现代人生活的意义是由体验快乐和冒险的愿望决定的。具有愉悦内容的消费品是实现生活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消费者的生活才有意义。

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发展了对快乐的取向,这意味着不是给定产品的效用功能,而是最重要的是,其符号功能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给定对象的功能和质量很重要,但重要的是满足快乐和冒险需求的隐藏潜力。具有隐藏的愉悦内容的产品会影响消费者的主观满足感。产品中令人愉悦的内容可以是其外观(设计)、包装、制造材料、颜色、气味等。语义内容往往与享乐主义价值观有关,这会影响主观的愉悦感。享乐主义价值观刺激的主要消费来源是对梦想商品的想象使用。蕴含梦想潜力的产品最受追捧。然而,在购买了此类商品后,消费者对他们的购买失去了兴趣,因为他们开始梦想其他商品。Colin Campbell(1987年,第84页)使用修改后的消费者选择模型解释了这一过程:渴望-获取-使用-失望。在这个模型中,需求被渴望(梦想)所取代。欲望的满足是获得快乐的指标。

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的快乐来自于在市场上寻找新产品,来自观看广告、欣赏橱窗和浏览大型商店的乐趣,以及通过购买行为。专注于获得快乐的消费者群体由遵循“新奇是最好的”原则生活的个人组成,即最好、最时尚的设备是这群消费者最想要的那种商品。消费和练习体育被用来创造他们的身份(Bylok,2005 年,第 376-378 页)。

总而言之,享乐主义取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意味着创造了某种享乐主义的集体心态,其中快乐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2. 炫耀性消费


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在满足基本需求方面没有问题。大多数人都专注于寻找能够满足他们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次要需求的商品。这种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希望通过证明拥有被认为具有社会重要性的消费品来脱颖而出。这种消费方式可以称为炫耀性消费。Thorstein Veblen(1971)首次描述了这种消费的表现形式,他分析了19世纪的社会,描述了炫耀性消费的特征。他指出,消费是在上层阶级和贵族中获得声望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消费得到他人的赞赏,有必要表明一个人拥有过剩的东西,不能完全消费的东西,并且这些商品需要对希望与之比较的个人可见。

在现代社会中,炫耀性消费的特点是焦点从获取和展示商品转向体验商品及其象征形象。客户不想通过奢侈和高昂的费用来强调他们的地位,而是通过更微妙的市场行为来强调他们的地位。用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2005年,第237页)的话来说,可以说,人的区别在于与社会阶层相关的品味。品味是社会阶层的指标,因为基于品味原则的个人选择始终是阶级实践的一种形式。与消费模式相关的商品,消费者通过这些消费模式传达他在特定社会阶层中的成员身份,是他的品味属性。品味、消费偏好和生活方式的具体模式使得在一个社会中建立一幅品味和生活方式的地图成为可能,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现有的阶级分化。基于这张地图,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品味和他人的品味归类为特定的社会阶层。

炫耀性消费与势利效应有关。Leibenstein(1950)首先描述了它,他指出,想要在购买商品时在社会上脱颖而出的消费者一方面考虑了拥有著名品牌的个人和情感愿望,另一方面,


给定产品可能给其他人留下的印象的潜力。展示产品的公共背景很重要。受众越多,创造一种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分开来的消费风格的愿望就越强烈。各种活动,如音乐会、慈善舞会、戏剧表演和购物场所(购物中心、购物商场)等场所经常用于此演示。

今天,炫耀性消费仍然对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的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贫穷的人也希望在社会上脱颖而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将有限的财务资源花在奢侈品上。Karl H. Hörning(1970)认为,在低收入伴随着高层次愿望的情况下,会出现货币支出方式不对称的现象。因此,一个想要属于上层阶级的人对作为消费象征的商品进行了“不道德的占有”,供上层阶级使用。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人们可以指出炫耀性消费形式的双重性。一方面是炫耀性消费奢侈品的策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个人生活方式争取外在表达的策略。人们希望通过消费来表达自己的“自我”。在具有象征性内容的商品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身份。


3.3. 符号消费


消费主义提倡的另一种风格是象征性消费,针对具有象征性内容的商品,即代表个人、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的某种生活方式的商品(Stihler,1998,第 204 页)。要使消费品被视为包含象征性内容的产品,它必须具有“可见性”(visibilät)和“意义”(signifikant)(Wiswede,2000年,第48页)。“可见性”是指特别突出的符号和标志,而“意义”是明确的区分以及对特定商品的特定意义的集体普遍信念。可见性和重要性赋予商品以交流性。要使产品被认为是有声望的,它需要被看到并被公认为是持久的。换句话说,产品在公众心目中之所以成为奢侈品,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物理特性,而是因为它们在社会中的形象。

大多数情况下,具有象征性内容的商品会产生一组特定的、一致的符号,例如:与社会角色相关的生活方式。具有象征性内容的消费品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格兰特·麦克拉肯(Grant McCracken,1998年,第123页)将这种情况定义为狄德罗统一。商品的象征性匹配是文化类别和商品类别之间联系的结果。

象征性消费是指根据产品的象征性价值获得产品。与社会地位相关的符号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另一方面,与消费品相关的情感潜力的重要性正在增长。里夫金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文化资本主义”,其中体验或氛围等无形商品


明显成为待售商品(参见 Ullrich,2006 年,第 46 页)。Schulze(1992年,第427页)也指出了这种现象的发展。根据这位德国社会学家的说法,从产品的效用和地位象征价值向情感和虚构价值的转变正在发生。这是从消费向外向消费转变的结果。消费者购买的体验与商品密切相关。例如,有旨在提供美食体验的餐厅、提供不寻常景点的俱乐部、出售充满冒险的假期的旅游局以及提供各种娱乐形式的购物中心。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提供迄今为止未知的消费者体验和独特的氛围。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实现他们的幻想。不寻常的体验和非凡的氛围已成为无限消费的象征。

综上所述,在现代世界中,象征性消费已成为消费主义的重要元素,刺激了消费者购买具有象征意义和情感内容的商品的行为。消费者寻求商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实用性,而是因为产品提供了额外的象征价值,例如,佩戴某种标签。沃尔夫冈·乌尔里希(Wolfgang Ullrich)(2006年,第45页)恰当地描述了这种情况,他指出,现代发达的福利社会的特点是从商品生产过渡到图像生产。


3.4. 自发消费


通过消费主义提倡的下一种风格是冲动消费,其特点是非理性,表现为自发地获取商品。冲动购物与理性购物的不同之处在于,购买给定产品的决定是在情绪的影响下迅速做出的,没有任何深入的反思。在研究的基础上,Rolf Haubl(1996年,第218页)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冲动购买的,尽管矛盾的是,“冲动购物”是有计划的,但不是由消费者而是由卖方。店主安排了一种消费者失去对自己决定的控制的情况。为此,他们应用了各种营销技巧,例如款待、礼品、折扣等。此外,他们使用商店装饰和迷人的音乐来营造有利于自发购买的愉快氛围。Manfred Prisching(2009 年,第 122 页)认为,生产者和这种报价的目的是让潜在买家进入一种消费的恍惚状态,其中包括将消费品世界视为最重要的。购买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压力的释放,一种梦想成真。

自发消费是基于对“此时此地”的关注。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表明,自发消费者是一时冲动做出购买特定商业商品的决定的人,而不控制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没有钱购买更昂贵、更奢侈的物品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贷款或借钱


朋友或家人。这种类型的消费者的特点是对消费的迷恋和对“此时此地”的关注(“无论花多少钱,我都必须拥有它”)。对于这些人来说,花钱比赚钱更重要。他们经常因为符号功能而购买东西,而不关注它们的效用函数(Bylok,2005 年,第 375-376 页)。

 4. 去消费


在现代社会中,以过度消费为重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出现了旨在适度消费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即所谓的去消费,它正在成为消费主义的替代品。这个概念在文献中有多种定义。安妮·伦纳德(Annie Leonard)和阿丽亚娜·康拉德(Ariane Conrad)(2011年,第145页)将减少消费理解为避免过度消费,这是迈向“有意识消费”的重要一步。Czesław Bywalec 和 Leszek Rudnicki(2002 年,第 143 页)将去消费定义为有意识地将消费限制在合理的规模内,这种限制源于消费者的自然、个人、身体和心理特征。Elżbieta Szul(2012 年,第 318 页)将去消费视为理性、有意识、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消费。它的口号是“少即是多”。

由于各种原因,减少消费与先前过度消费的限制有关,例如经济危机、生活方式的改变、不确定性增加、与责任相关的意识增强、消费的道德方法等。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主义、道德消费、反消费和促进减少消费的运动。最常描述的减少消费形式是可持续消费。定义可持续消费类别有三种方式:作为替代生活方式、生态消费和整体方法(Dąbrowska 等人,2015 年,第 83-84 页)。第一种方法假定偏离目前主要侧重于满足次要需求的消费形式。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中,以尽量减少与交通相关的环境影响,将满足需求限制在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并采取行动打击那些造成环境退化的人。第二种方法假设主要目标应该是生态消费(eco-consumption)。这一概念的概念化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可以通过增加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来实现环境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消费的关键是增加基于深层价值观的理性和知情的环境态度和行为类型(Ottman,2003)。在决定选择特定产品时,消费者不仅要考虑个人愿望和满足感的满足,还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 Rob Harrison 的说法,

Terry Newholm 和 Deirdre Shaw(2005 年,第 2 页),在购买商品时,生态消费者并没有考虑他或她自己,而是首先考虑周围的世界。第三种方法是整体的,假设消费者在决定购买特定产品时,不仅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其社会(包括人权,例如:雇员的公平工资)、代际和经济影响。随着与负责任消费相关的意识的提高,旨在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者行为变化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绿色消费主义与参与环境活动有关。绿色消费主义的操作定义包括为促进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而采取的行动清单。其中最重要的是购买节能设备,购买绿色产品,在不使用时关闭电器,或缩短淋浴时间以节约用水(Sachdeva,Jordan&Mazar,2015年,第60-65页)。人们还认为,生态消费者的选择并不总是仅仅基于所谓的对环境的积极后果。例如,有机食品的购买决定也可能受到口味,质量或健康等因素的影响(Grunert,Hieke和Wills,2014)。

道德消费与在消费者行为中促进道德价值观的理念有关。正如Andrew Crane和Dirk Matten(2007)所表明的那样,道德消费概念的本质是有意识地和深思熟虑地决定根据个人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做出消费者选择。道德行为包括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的过程中以道德价值观为指导的行为。它可以表现为减少与消费导向生活方式相关的商品消费、关心自然环境、抵制不遵守劳工权利的制造商、支持公平贸易等。在关于道德消费的讨论中,与公平贸易、公平薪酬、生产消费品的公司遵守人权、不雇用儿童、污染和消费后废物的规模、动物福利等有关的问题很重要。

反消费可以理解为放弃所谓的西方生活方式的典型消费形式,并接受这种环保形式(Black&Cherrier,2010,第439页)。反消费的概念与避免消费某些被认为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品牌有关,但也代表了一种允许个人表达并提供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生活方式(Zavestoski,2002)。这也是亚文化的一种典型生活方式,例如,旨在破坏正式政治结构的政治运动。

消费者社会运动在传播与去消费相关的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运动中最重要的是促进环保消费的环保运动。生态消费是生态消费消费者运动的一个要素,其目的是通过消费领域的变化来阻止消费负过程的退化


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恶化。这一运动假设的变化应该采取合理使用消费品的形式;采取符合环境保护原则的态度;消费生态产品(主要是食品);限制造成危险消费后废物的商品消费;更喜欢消费“产生”少量消费后废物的商品;减少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并通过使用清洁消费品制造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Bylok,2013 年,第 224-228 页)。

另一个促进可持续消费理念的社会运动是自愿简化消费的运动,其目标是减少物质消耗,并通过“消除生活中的杂乱”来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基于简单的生活方式,减少购买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品(Ballantine & Creery, 2010). 总的来说,该运动旨在限制商品的购买,并鼓励使用替代消费的可能性,例如,使用二手产品,关注购买商品的有用性而不是数量,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这使他们能够建立新的沟通渠道, 以及创建消费者社区。采用基于自愿简单的生活方式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旨在限制消费的活动。首先,他们的行为可能与放弃某些消费品(例如,被认为是奢侈品的消费品)有关,同时保留当前的消费生活方式;其次,当前消费的显着限制和当前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三,使生活模式适应简单的精神。采用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从更富裕的地区搬到小城镇、农村地区或农场,目的是追求更简单的生活(Etzioni,1998 年,第 620-623 页)。这一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其范围相对较小,仅包括其成员最常属于中产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高度发达国家(Belk & Ger,2011)。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成员相对较少。

另一个值得展示的消费运动是道德消费主义,促进道德消费,其中将购买视为道德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与这一运动有关的消费者试图让人们意识到过度消费的全球后果,使他们关注产品的制造条件及其成分,并促进符合人权和劳工权利的公司(LewickaStrzałecka,2003年,第136页)。

反消费被理解为从所谓的西方生活方式的典型消费形式中撤出,并采用这种环保形式,一直在动态发展(Black&Cherrier,2010)。这场运动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消费主义是对现代人的灵性和价值体系的威胁。与这一运动有关的活动形式包括:首先,组织激进的消费者抵制,其次,拒绝商品所有权,撤回


从消费世界和生活在一种公社中,即所谓的蹲点,成为促进基于反消费的生活方式的中心,第三,新的消费行为模式的传播,例如,自我制造商品或修理拥有的商品,放弃汽车运输而骑自行车, 拒绝消费由生物制成的产品、垃圾箱潜水和不付钱购买商品(商店扒窃)(Portwood-Stacer,2012 年,第 92 页)。

消费者运动为限制威胁自然环境的消费而采取的行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生产者的影响形式。正如教皇弗朗西斯(2015 年,第 164 页)在他关于环境问题的通谕中指出的那样,设法确保某些产品不被有效购买的消费者运动改变了企业的运作,迫使他们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重新思考他们的生产模式。

所有呈现的去消费形式都以希望使人们在消费领域的行为合理化为特征。这一过程促进了消费者对过度消费对环境的威胁和持久的人际关系的认识的增长。

 5. 结论


对当代消费的反思导致了关于悖论存在的结论。消费主义在贫穷社会中的蔓延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对过度消费的意识也在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即去消费。尽管有许多迹象表明现代消费观发生了变化,但消费主义仍然是最重要的方向,它在消费世界中提供了幸福和愉快生活的海市蜃楼。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结果是购买缺乏节制,即“为消费而消费”。

除了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之外,还有其他选择吗?可持续消费似乎就是这样一种选择。随着过度消费的增加,可以观察到对消费主义的批评,表现为在购买新产品以及寻找和消费不损害环境的商品时追求适度。表达这种态度的人将与责任和公平相关的价值观作为参考点。这种道德影响了消费者对环境退化共同负责的态度的形成。教会的社会教义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坚定的立场。教宗方济各经常批评过度消费导致环境退化。他强调需要“用牺牲代替消费,用慷慨代替贪婪,用分享的精神代替浪费,用禁欲主义来代替,这需要学会给予,而不仅仅是放弃”(2015 年,第 9 页)。

总之,意识到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的消费者数量将逐渐增加,可以预期将他们的消费习惯转变为对环境和其他人友好的消费习惯。

 引用


Ballantine,PW和Creery,S.(2010)。自愿简化器的消费和处置行为。消费者行为杂志,9(1),45-56。

巴塞洛缪,C.(1988 年)。基督与消费主义:导论。在C.巴塞洛缪和T.莫里茨(编辑)中,基督与消费主义。对我们时代精神的批判性反思。卡莱尔:Paternoster Publishing。

鲍曼,Z.(2005 年)。生活到极致。克拉科夫:Wydawnictwo Literackie。

鲍曼,Z.(2009 年)。消耗生命。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出版社。

Belk,R.W.和Ger,G.(2011)。富裕社会的消费。在E.F.莫兰(编辑)的《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eolss.net/sample -chapters/c11/e1-11-07-03.pdf

Black,IR和Cherrier,H.(2010)。反消费作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日常实践、情境动机和主观价值观。消费者行为杂志,9(6),437-453。

Bocock,R.(1993 年)。消费。伦敦:劳特利奇。

布迪厄,P.(2005 年)。分别。对种植的批判性批判(P.比沃斯,译)。华沙:Wydawnictwo Naukowe Scholar。

Bylok,F.(2005 年)。波兰的消费及其在过渡时期的转变。琴斯托霍瓦:琴斯托霍瓦理工大学出版社。

Bylok,F.(2013 年)。当代社会中的消费、消费者和消费社会。一项社会学研究。卡托维兹:Wydawnictwo Naukowe “Śląsk”。

Bylok,F.(2016 年)。当代社会消费的蜿蜒曲折:消费主义与去消费。编年史。经济生活伦理学,19(1),55-69。

Bywalec,C.和Rudnicki,L.(2002)。消费。华沙:波兰经济出版社。

坎贝尔,C.(1987 年)。浪漫主义伦理和现代消费主义精神。伦敦: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Crane,A.和Matten,D.(2007)。商业道德。牛津大学出版社。

Dąbrowska,A.,Bylok,F.,Janoś-Kresło,M.,Kiełczewski,D.和Ozimek,I.(2015)。消费者能力 - 创新行为,可持续消费。华沙:波兰经济出版社。

Etzioni,A.(1998 年)。自愿简单:表征、选择心理影响和社会后果。经济心理学杂志, 19(55), 619-643.

Ger,G.和Belk,R.W.(1996)。我想给世界买一瓶可乐:“不那么富裕的世界”的消费景观。消费者政策杂志, 19(3), 271-304.

Grunert,KG,Hieke,S.和Wills,J.(2014)。食品上的可持续性标签:消费者的动机、理解和使用。粮食政策,44,177-189。

Harrison,R.,Newholm,T.和Shaw,D.(2005)。压力团体、竞选活动和消费者。在R. Harrison,T. Newholm和D. Shaw(编辑)中,道德消费者。伦敦:鼠尾草。

Haubl,R.(1996 年)。“欢迎来到游乐穹顶” 购物作为一种消遣。在 H. A. Hartmann 和 R. Haubl (Eds.) 中,Freizeit in der Erlebnisgesellschaft。自我实现与商业之间的娱乐,第 1 版。

赫尔曼,K.-U.(2008). 消费主义综合症.在K.-U.Hellman和G. Zurstiege(编辑),消费空间论消费主义时代空间的功能变化。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Hörning,KH(1970 年)。消费社会学的方法。Feiburg:Verlag Rombach。

莱本斯坦,H.(1950 年)。炫耀性需求理论中的潮流、势利和凡勃伦效应。经济学季刊, 64(2), 183-207.

伦纳德,A.和康拉德,A.(2011)。事物的故事:过度消费对地球、我们的社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让它变得更好。纽约:自由新闻。

Lewicka-Strzałecka,A.(2003 年)。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编年史。经济生活伦理学, 6, 132-138.

麦克拉肯,G.(1988 年)。文化与消费。消费品和活动的象征性特征的新方法。布卢明顿/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迈尔斯,S.(1998 年)。消费主义 -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伦敦:鼠尾草。

奥特曼,JA(2003 年)。绿色营销:新营销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林肯伍德:NTC 商业书籍。

教皇弗朗西斯(2015)。教宗方济各的通谕《愿受赞颂》致力于照顾我们共同的家园。https://w2.vatican.va/content/dam/francesco/pdf/en-cyclicals/docume nts/papa-francesco_20150524_enciclica-laudato-si_pl.pdf

Portwood-Stacer,L.(2012 年)。反消费作为战术抵抗:无政府主义者、亚文化和激进主义策略。消费文化杂志, 12(1), 87-105.

Prisching,M.(2009 年)。二维社会。一篇关于新消费主义心态的文章。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enschaft.

Sachdeva,S.,Jordan,J.和Mazar,N.(2015)。绿色消费主义:可持续未来的道德动机。心理学当前观点,6,60-65。

舒尔茨,G.(1992 年)。体验社会。当下的文化社会学。法兰克福/M:Verlag 校区。

Sklair,L.(1991 年)。全球体系社会学。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Sklair,L.(2010 年)。标志性建筑和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文化与社会,27(5),135-159。

斯蒂勒,A.(1998 年)。现代消费的出现。介绍和解释方法。柏林:Duncker und Humboldt。

Szul,E.(2012 年)。去消费 - 时尚或应对危机的一种方式。社会不平等与政府增长,24,316-328。

乌尔里希,W.(2006 年)。想要拥有。消费文化是如何运作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S. Fischer Verlag。

Veblen,T.(1971 年)。闲暇阶级的理论。华沙:国家科学出版社。

肝脏,W.(2008 年)。后千禧年人。弗罗茨瓦夫:弗罗茨瓦夫经济大学出版社。

Wiswede,G.(2000 年)。消费者社会学 - 一门被遗忘的学科。在D. Rosenkranz和N. F. Schneider(编辑)中,Konsum:soziologische,ökonomische und psychologische Perspektiven。Opladen:Verlag Leske + Budrich。

Zavestoski,S.(2002 年)。反消费态度的社会心理基础。心理学与市场营销,19(2),149-165。


    • 这篇文章是以波兰语发表在《年鉴》上的论文的更新版本。经济生活伦理学,19(1),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