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用戶在 2024-7-3 22:52 為 https://www.dedao.cn/share/packet?packetId=2mekMaGvyZx8mEMYI5yLC6Zr8wRnd3XK&uid=c0cUI_c9epo6GosXaJX4... 保存的雙語快照頁面,由 沉浸式翻譯 提供雙語支持。了解如何保存?

《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讓你的能力快速爆表

00:00
27:40

關於作者

古典,新精英生涯公司創始人、國內資深生涯規劃師、全球職業教練中國區首席導師、清華大學生涯規劃客座專家。在職業發展諮詢領域,他是走在前沿的探索者和引領者,目前國內的頂尖職業生涯規劃師裡,80%是他的學生。他的作品被廣大讀者所追捧,其著作《拆掉思維裡的牆》銷量達三百萬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者。同時,他也是“得到”專欄《超級個體》的主理人,欄目被近6萬聽眾訂閱,是一位廣受歡迎的職業諮詢老師。

關於本書

《躍遷》這本書從學習方法、選擇戰略、思維模式等多個維度,系統說明了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介紹了個人實現爆髮式成長的關鍵知識、方法和背後的邏輯,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煉成為高手的秘籍。

核心內容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高手之所是高手,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更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擅長利用底層的規律、時代的趨勢和外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跨越式成長。與普通人相比,在選擇戰略上,高手更擅長運用冪律分佈法則和頭部效應幫助自己做出正確選擇;在學習上,高手擅長使用站在知識源頭學習、聯機學習、提問式學習和知識IPO這四大法寶,通過這四大法寶,高手能夠自下而上地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使自己在認知學習效率方面遠超他人。在思維方式上,高手更擅長運用系統思維、回路思維、層級思維來解決問題,也就是,高手擅長從系統的角度,整體地看問題;高手能夠從時間的維度洞察事物的因果關係,找到問題的根源;高手會從空間維度理解事情背後的真正規律,擅長跳出層級去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如果普通人也這樣修煉,也可以成為高手。

點選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是古典老師的新作《躍遷》。這本書共320頁,我會用大約27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本書的精髓:高手與普通人到底有什麼區別,普通人又該如何成為一名高手。

英國作家狄更斯在名著《雙城記》的開篇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寫於158年前的經典名句,放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來看,其實也並不過時。與過去相同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依舊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而與過去不同的是,機遇和挑戰顯得更加頻繁,也更加難以掌控和應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資訊數量爆炸式增長,工作領域持續細分,跨界競爭更加激烈。在如此複雜多變的環境下,練就精準把握機遇、從容應對挑戰的能力,近乎成為了一種奢望,大部分人都只能帶著這種奢望,被時代的快節奏裹挾著前行,疲於奔命。

但即便如此,這個時代依舊不缺成功典範,賈伯斯、馬克·扎克伯格、伊隆·馬斯克、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這些名字被我們熟知的人,都在時代浪潮中成功突圍,抓住了機遇,站在時代的風口,一飛衝天,成為了時代的佼佼者。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區別呢?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機遇,為什麼有的人能夠乘勢而起,成為人生的贏家,而有的人努力許久,卻依舊一無所獲?為什麼人們的努力和回報常常不成正比?普通人真的沒辦法實現自我崛起嗎?

《躍遷》這本書,就是對於上述困惑的回答。這本書從學習方法、選擇戰略、思維模式等多個維度,系統說明了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介紹了個人實現跨越式成長的關鍵知識、方法和背後的邏輯,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煉成為高手的秘籍。

本書的作者古典,是新精英生涯公司創始人、國內資深生涯規劃師、全球職業教練中國區首席導師、清華大學生涯規劃客座專家。在職業發展諮詢領域,古典是走在前沿的探索者和引領者,目前國內的頂尖職業生涯規劃師裡,80%是他的學生。他的作品被廣大讀者所追捧,其著作《拆掉思維裡的牆》銷量達三百萬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者。

他也是得到專欄《超級個體》的主理人,《超級個體》專欄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52項技能,推動個人成長的150多個工具,是一檔幫助人們看清職場規則、提升個人效能的欄目,如果你對職業發展存有困惑,或者想要爭取職業生涯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那麼歡迎到《超級個體》專欄詳細瞭解相關內容。

介紹完了書的概況和作者的基本資訊,下面我就來詳細為你介紹這本書的內容。本書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什麼是高手的“暗箱”;第二,什麼是高手的戰略;第三,高手是怎麼學習的;第四,什麼是高手的思維。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第一部分

什麼是高手的暗箱?與普通人相比,高手又有哪些秘密武器?

很多人都聽過“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說的是達·芬奇小時候學畫畫,他的老師一直讓他畫雞蛋,橫著畫,豎著畫,正面畫,反面畫。終於有一天達·芬奇忍不住問:“老師,我是來學畫畫的,天天畫雞蛋有什麼意義呢?”他的老師回答說:“要做一個偉大的畫家,就要有紮實的基本功。畫蛋就是鍛鍊你的基本功啊。” 達·芬奇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從此更加認真地學習畫蛋。幾年後,達·芬奇的手彷彿有了感覺,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像什麼。

這個故事想要告訴人們,只要你勤奮努力、刻苦用功,你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和高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達·芬奇、拉斐爾、卡拉瓦喬等文藝復興時代的天才畫家,技藝如此驚人都只是因為勤奮和天賦嗎?

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通過研究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繪畫大師,之所以畫得又好又快,並不完全是練習和天賦的結果,而是因為借助了暗箱。所謂暗箱,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技術,先將人的影像投射在紙面上,然後勾勒出素描稿,之後再上色。這樣一來,畫畫就變成了一件難度不是很高的事情,之前被反覆強調的素描基本功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既然對畫畫來說努力不是關鍵,用好暗箱才是關鍵,那麼,今天各領域的高手是否也有鮮為人知的暗箱呢?是的。今天各領域的高手也有屬於自己的暗箱。與普通人相比,高手懂得利用更底層的規律和時代發展的趨勢,放大努力,借勢破局,來實現跨越式成長。換句話說,普通人一步一個台階地往上走,而高手則是坐電梯甚至坐火箭往上走。那麼,高手的暗箱裡又有哪些秘密武器呢?我們在這裡介紹兩個:

第一,呼叫知識而非記憶知識。網上之前有一個很火的問題,問的是“上學時你最恨哪幾個字?”被贊最多的答案只有五個字——並背誦全文。這個回答雖然更多的是調侃,卻也反映了我們長期慣用並厭惡的一種學習方式,也就是死記硬背。

看書、背書,這幾乎已經成了我們每個人的熟練技能。我們總是習慣把知識輸入儲存到腦子裡面,就像把一本紙質書敲進電腦裡一樣。在這種輸入儲存的模式下,記憶力是決定人們認知能力的核心因素。你記的知識越多,你對世界的認知也就更多,就比別人更有優勢。但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管道變得更多元、更便捷,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必再跑去圖書館看書,只需要掏出手機百度、Google一下,幾秒鐘內就可以獲得答案。這樣快的知識呼叫速度,使我們非要記住某個知識點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們只需要記住關鍵詞,用的時候再去搜尋就可以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認知能力的核心,就從記憶知識變成了呼叫知識。在面對問題時,誰能夠更快地找到關鍵資訊、呼叫相關知識,誰就能更快地解決問題,就具有更大的優勢。就像參加知識競賽,一名能夠隨意用網路搜答案的選手,可以輕鬆碾壓其他所有只靠記憶答題的選手。因此,資訊時代的高手,更關注的都是如何快速精準地呼叫知識,而不是如何記憶知識。

第二,外包大腦而不是事必躬親。上面我們提到,搜尋引擎的出現,解放了人們的記憶能力,使人們不必再苦苦記憶知識。實際上,新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解放的不僅僅是記憶能力。比如,我們把協作能力交給了網路,把計算能力交給了電腦,把勞動能力交給了機器。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們能夠不再依靠自身的能力,而是借助工具的力量來更快捷地解決問題。這使得人們不必非要成為一個全才,而只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偏才,就能夠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優勢。舉個例子來說,以前寫一份研究報告,需要進行資料分析,只能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尋找、錄入再分析,極其浪費時間,現在只要下載個爬蟲軟體和資料分析軟體,半小時內就可以自動完成這些工作,省出來的時間你就可以用來想想怎麼更好地寫報告,長期如此,你寫報告的技能就會比別人更精進。外包大腦,把不重要的技能外包,聚焦核心技能的躍遷,長此以往,你就會在擅長的領域走得比別人更遠。

介紹到這,我們的第一部分內容也就結束了,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於他們比其他人更擅長利用底層的規律、時代的趨勢和外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跨越式成長,這就是他們鮮為人知的暗箱。

第二部分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說什麼是高手的戰略?怎樣做出正確的選擇?

開頭我們說到,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技術進步的加速,也加快了社會專業分工的步伐,催生了一大批新興職業。比如,物流配送服務的發展催生出了快遞員、自媒體的興起催生了一批網路主播、得到出現催生了我這樣的“說書人”。

與過去十年相比,我們身邊的機會無疑變得更多了。但身邊的機會變多,卻並不等於我們自己的機會變多。這是因為,在機會變多的同時,競爭也變得更激烈了。過去你的競爭者只限於本領域,而現在卻要與一群跨界者競爭。就像以前說相聲的只要打敗同行就行了,現在有了跨界喜劇王,還得跟演員歌手運動員競爭。機會多了十倍,競爭者則多了百倍。

在今天這樣一個機會更多但成功機率更小的世界,我們必須要在眾多的機會中,發現那些機會更好且自身競爭力強的領域。這就需要我們強化一個新的核心能力——做選擇的戰略能力。選擇的差異,甚至能夠造成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而與其他人相比,高手的長處之一就在於,擁有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那麼,高手的選擇戰略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高手擅長抓重點。經濟學中存在一個冪律分佈,每個國家的財富分佈方式,都是少部分人佔據了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擁有少量財富,比如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冪律分佈的這種高度不平均現象,不只存在於財富分佈中,也存在於我們整個社會系統中,比如機會的分佈、投入產出的關係等等。因此,提高產出效率的關鍵,實際上並不在於投入的多少,而在於能不能找到冪律分佈的高價值區。換句話說,你的努力能產生多大效果,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抓住重點,找到冪律分佈的那20%所在。

高手就是擅長抓重點的那群人,他們會利用冪律分佈的特點,用最小的投入撬動最多的收益。比如銷售,有的人會在每個客戶身上花費同等的時間精力,而高手則會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點客戶身上,從而維護住核心客戶群體。此外,高手還擅長找到核心中的核心、重點中的重點,比如,在20%的重點客戶中,再聚焦找到這其中20%的重點客戶,再找到這20%的20%的20%,依此類推,高手就可以把二八法則變成二八法則的二次方、三次方、N次方,他的效率也就變成了別人的4倍、8倍、2的N次方倍,他的“武功”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厲害。

其次,高手只當第一名。如果問起誰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大家基本都能回答出來阿姆斯特朗。那誰是第二個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一個“頭部效應”。所謂頭部效應,就是指在一個系統裡,第一名會吸引絕大部分的注意力,並且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奧運會時大家都能記住冠軍是誰,但很少有人能夠記住亞軍和季軍是誰。

這種頭部效應導致了,如果你不是處在一個系統的頭部,那麼你的付出產生的效益就會減少很多,而如果你在頭部,你的努力就會被放大,產生正反饋。就像參加歌唱比賽,如果你是最後一名,那麼參賽不參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如果你是冠軍,那麼你的知名度就會提高,就會獲得更多的合作機會和培養資源,出更多的作品,獲得更多的人氣,有更大的可能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高手的選擇戰略,就是只進頭部區域,爭當區域第一,用一句我們熟悉的話講,就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所謂頭部區域,就是你所在賽道里的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域。放在工作中看,就是那些核心職位。

比如,一個國有大銀行的櫃員和一家新興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總助,後者就是頭部區域,因為櫃員不是銀行的核心職位,而總助則是一家公司的重要職位。所以,如果在這兩個工作中二選一,高手會選擇後者而不是前者。此外,高手也會努力在頭部區域做到領先者的位置,通過一個頭部移動到另一個頭部,實現本領域內的快速躍遷。就像運動員一樣,先進校隊,拿校冠軍;再進市隊,拿市冠軍;然後進省隊,拿省冠軍;最後是進國家隊,拿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用這種頭部效應呢?高手有三個原則值得我們借鑑:一、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先確定高價值,再思考優勢。不要因為我能做、容易做就去做一件事情,要因為值得做才去做。二、不隨大溜,思考差異化優勢。不要因為哪個領域熱門就進入哪個領域,要想好哪個領域是適合自己的再進入。三、不要好高騖遠,先從身邊的頭部做起。先成為現有領域和範圍的頭部,從小山頭佔起,再逐步拓展到大山頭。

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第二部分內容:高手擅長利用兩大規律做出正確選擇,來推動自己快速發展。也就是,對內,瞄準高價值區域,通過二八法則三次方,持續放大自我效能;對外,瞄準頭部區域,通過移動到系統的頭部,獲得系統巨大推動力。

第三部分

下面我們來看看高手是怎麼學習的?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效率?

第一部分中我們說到,高手更注重呼叫知識而非記憶知識,外包大腦而不是事必躬親,這其實是認知方式、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之所以要進行這些改變,是因為決定學習和思考品質的,其實並不是我們接觸到知識的數量,而是認知的效率。在學習前先想好學什麼、怎麼學,不胡亂學,高效率地學,這恰恰是高手與其他人在學習方式上的差異。具體來說,高手學習時會用到四大法寶。

第一,站在知識源頭,功利性地學習。為什麼很多人會有“讀了很多書,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感嘆?其實是因為,他們看的很多書,都不是一手的源頭知識,而是二手、三手、四手的資訊。一手的源頭知識價值最高,比如行業研究論文、學術著作等原創知識;二手的轉述資訊略有打折,但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比如教科書、工具書、轉述別人觀點的書等;三手的簡化資訊有真有假,價值也有高有低,比如各種暢銷書;四手摻雜了個人經驗的情緒化表達毫無價值,比如各種心靈雞湯。所以,站在知識下游看再多心靈雞湯,也比不過站在知識源頭看幾本心理學著作。

而功利性地學習,簡單說,就是有計畫地學。很多人天天學習,學習力卻沒什麼提升,這是因為,他的學習都是娛樂性和知識性的。無論是讀書還是看報,都不求深知,只是無聊了看著玩打發時間。這樣的話,讀一輩子書照樣沒什麼用。所以,學習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自己的學習資源和時間,增加自己的認知性學習。

站在知識源頭,學習高價值的知識;功利性的學習,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這是高手學習的首要策略。

下面我們說第二個法寶,聯機學習,交換知識晶體。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於單機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自學。但自學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自學的效率和品質完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聰明程度。一旦問題的難度超過了我們大腦的處理能力,或者知識的總量超越了我們的儲存能力,我們就無能為力了。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縮短到了2-3年,知識總量每年增長一倍。如果我們依舊用自學的方式去汲取不斷出現的新知,去應對不斷湧現的新問題,顯然是不夠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書中給出的答案是:變單機學習為聯機學習。所謂聯機學習,是一種先自學,初步思考後打磨出自己的知識晶體,然後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晶體的一種學習模式。而所謂知識晶體,就是你自己用一定方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後形成的產物,說白了,就是你學習後形成的觀點看法。所以聯機學習,交換知識晶體,就是先自學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然後跟別人交換觀點看法,共同學習的一種模式。

當你自己有了一個觀點並分享給別人時,別人也會拋出他的觀點,你就可以快速接觸到別人頭腦裡的知識,然後根據別人的觀點來修正完善自己的觀點,從而放大學習效應。就像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各自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每人就有兩種思想。高手擅長的,就是通過這種聯機學習的方式,不斷地跟同行的精英交換思想,跟跨界的專家交換思想,來打破個人能力瓶頸,幫助自己快速獲取和吸納新知,最終實現自身的快速成長。

接下來我們說第三個法寶,以問題為導向,學習需要學的知識。我們前面提到了,當今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書多得讀不過來,東西多到學不完,這是今天很多人面臨的困境。為了打破這個困境,我們就必須在知道“如何學習”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想清楚“為什麼要學”。只有弄清楚學習的目的,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才能在無涯的學海中找到正確的前行方向。而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去學習。

以問題為導向,簡單說,就是在我要學之前,先想清楚我為什麼要學?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學什麼才能讓我解決這些問題?怎麼才能高效學習這些幫助我解決問題的知識?然後根據答案再去搜尋和學習知識。這種提問式學習的好處在於,能夠幫你篩選掉不需要學的知識,聚焦出你需要學習的知識,極大提升學習效用。所以,一般人是列知識清單去學習,高手則是列問題清單去學習。

說完了第三個我們接著說第四個法寶,學會知識 IPO ,把知識轉化為價值。我們有一個經常說起的學習目標,叫做學以致用。但在現實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的簡直少之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人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卻缺乏將知識整合加工、輸出轉化的能力,就像空有一個寶庫,卻沒有鑰匙一樣。無法把知識轉化成價值,學習的效用也就會大幅降低。

知識 IPO ,就是輸入問題(Input a question)、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輸出產品(Output)的一套知識處理模式。通過知識 IPO ,可以將碎片化的學習變成一條知識生產流水線,從而提高學習和認知的效用。比如,你想要學習理財,用知識 IPO 的方式,就會變成三個步驟:首先,提出問題,怎麼樣才能提高理財技能?其次,解決問題,通過學習金融知識,熟悉各種理財產品來提高理財技能。最後,輸出產品,將自己學習的成果運用到實踐中。這個過程循環往復,久而久之,你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理財技能,長期積累的各種技巧更能夠使你成為一名理財專家。

第三部分到這就介紹完了,我們來總結下:高手學習時擅長使用四大法寶,站在知識源頭學習、聯機學習、提問式學習和知識IPO,通過這四大法寶,高手能夠自下而上地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使自己在認知學習效率方面遠超他人。

第四部分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什麼是高手的思維?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思維破解人生難題?

現代社會,我們似乎都會面臨無解的問題。比如,夏天到了,男女老少都在減肥,大部分人採用的方法都是少吃,但是少吃就會覺得餓,餓了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就容易大吃一頓,吃一頓就會使靠少吃減下去的體重反彈回來,然後為了減肥又開始少吃,反覆輪迴,形成了一個減肥的死循環。之所以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死局,是因為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往往都只想著在局內尋求辦法,而不是想著在局外謀求改變——這正是一般人與高手的一大區別。

那麼,高手的思維是什麼樣的呢?書中講了三種思維:系統思維、回路思維和層級思維。我們來一一介紹。

第一個,系統思維。史丹福大學精神科教授保羅·瓦茨拉維克在《改變》一書中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第一序改變和第二序改變。第一序改變是指不影響原有模式的改變,也就是狀態改變;第二序改變則是指模式和系統的改變。就好像開車,踩油門是第一序改變,換擋是第二序改變。

在遇到問題時,大多數人尋求的都是第一序改變,也就是圍繞問題本身尋找辦法解決問題表象,而高手則會把問題放在整個系統中去考量,謀求通過第二序改變來解決問題根源。就比如我們前面舉到的例子,大多數人減肥是靠少吃,容易反彈;而高手則會通過鍛鍊加快新陳代謝率,實現健康持續地瘦身。不僅關注問題,更關注問題背後運行的邏輯,不尋求治標,而是尋求治本,這就是高手的系統思維。

第二個是回路思維。在物理學中,回路是指電流通過器件或其他介質後流回電源的通路,通常是一個閉合路線。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這種回路。比如,我們常說“越忙越亂、越亂越忙”就是一種回路。因為忙,所以事情多,所以一團亂,所以更忙了。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種典型的負循環回路。如果不能意識到這個回路的存在,很多人就會一遍又一遍地在這個循環裡轉圈,就像走迷宮一樣,很難找到出口。高手則是擅長利用回路找到出口的玩家。與一般人相比,高手擅長分辨自己是否處於一個回路之中,並且擅長搭建正循環回路來替代負循環回路。

舉個例子,一旦高手處於忙亂的往復狀態之中,他通常會通過兩種方式來脫離:第一是破壞回路,在完成現有工作前拒絕接受新的工作,直到現有工作被處理完為止;第二是搭建正循環,找到導致工作忙亂的核心原因,通過學習來提升工作能力,最終抵消負循環。

第三個是層級思維。如果我問,你跟馬雲、王健林的區別在哪?我想大家基本都會回答:“他們有錢我沒錢啊”。那麼我再問,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想大家的答案肯定不一致,估計有說機遇的,有說天分的,有說努力程度的。實際上,普通人跟馬雲、王健林等人最大的區別,並不是財富或者技能方面的差別,而是思維和勤奮層級方面的差別。

具體來說,思維可以分為三個層級:第一是資源層,關注的核心是資源的投入和產出;第二個是方法論層,關注的核心是使用資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論;第三個是目標層,關注的核心是選擇什麼目標,以及如何通過戰略設定來實現目標。與之相對應,勤奮也可以分為三個層級:低水平的勤奮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奮靠方法,高水平勤奮靠選擇目標。

大多數人的勤奮都處在第一層級,期望通過埋頭苦幹來實現成功,就像初級遊戲玩家,都是靠著一點點打怪獸來升級;一部分人處在第二層級,擅長運用方法工具來提高自己的成長效率,就像遊戲中級玩家,喜歡利用各種秘籍來幫助自己快速通關;而高手就是處在第三層級的少數人,擅長通過戰略謀划來調動各種資源實現目標,就像遊戲高級玩家,能夠通過編寫程序改變遊戲規則幫助自己獲勝。跳出現有層級,在上一層級中尋求解決辦法,這是高手慣用的絕招。

第四部分也介紹完了,讓我們來總結一下:與普通人相比,高手更關注系統,擅長從整體去看問題;高手理解回路,能夠從時間維度看到事物發展脈絡,找到過去和現在的關係;高手從空間維度理解事情背後的真正規律,擅長跳出層級去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總結

介紹完這點,今天的內容就聊得差不多了,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首先,我們介紹了什麼是高手的暗箱以及高手暗箱中的秘密武器,說明了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於他們比其他人更擅長利用底層的規律、時代的趨勢和外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跨越式成長。

接著,我們介了高手做選擇時的兩個戰略,也就是,對內,瞄準高價值區域,通過二八法則三次方,持續放大自我效能;對外,瞄準頭部區域,通過移動到系統的頭部,獲得系統巨大推動力,成為自身領域的第一名。

再接下來。我們說了高手學習的四大法寶,也就是站在知識源頭,學習高價值知識;聯機學習,跟別人一起成長;以問題為導向,學習自己最需要的知識;知識IPO,學會把知識轉化成價值,通過這四大法寶,高手能夠自下而上地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使自己在認知學習效率方面遠超他人。

最後,我們說了高手思維模式與普通人的差異,介紹了系統思維、回路思維、層級思維三種高手常用的思維,也就是,高手擅長從系統的角度,整體地看問題;高手能夠從時間的維度洞察事物的因果關係,找到問題的根源;高手會從空間維度理解事情背後的真正規律,擅長跳出層級去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撰稿:任闖
腦圖:摩西
轉述:於浩

使用者留言
九保
2021年1月11日

如何高效“躍遷”?(提升槓桿、跨越成長) 1 企業:戰略——組織——人 2 激勵:價值觀——精神——物質 3 自我:目標——方法——努力

如何高效“躍遷”?(提升槓桿、跨越成長) 1 企業:戰略——組織——人 2 激勵:價值觀——精神——物質 3 自我:目標——方法——努力

11
1
分享
簡影
2021年1月27日

能呼叫知識的核心前提: 我們要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提取它,然後應用它,前提要有自我儲備的知識體系,學習後有什麼啟發,去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使得知識與自己產生連結,安放在大腦某個區域,等待召喚。 所以要走的路該有足夠的積累和儲備,一樣也少不了,只是生命有限,如何用更高水平的勤奮去打開一個新世界——去認識、理解、消化,練習和分享,達到學以致用。 要做到不易,得且努力思考和實踐。跟自己說加油,勉勵ᵎ(•̀㉨•́)و ̑̑

能呼叫知識的核心前提: 我們要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提取它,然後應用它,前提要有自我儲備的知識體系,學習後有什麼啟發,去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使得知識與自己產生連結,安放在大腦某個區域,等待召喚。 所以要走的路該有足夠的積累和儲備,一樣也少不了,只是生命有限,如何用更高水平的勤奮去打開一個新世界——去認識、理解、消化,練習和分享,達到學以致用。 要做到不易,得且努力思考和實踐。跟自己說加油,勉勵ᵎ(•̀㉨•́)و ̑̑

5
3
分享
蔡萬鋌
2021年1月20日

完善基礎年 內通外順,自我領導,高效能 1、學會學習 2、學會思考 3、認識自我:工作與生活平衡、識別情緒,建立心理邊界 4、自我教練:習慣養成、注意力管理 5、時間/精力管理 6、商業競爭力、經營 7、團隊管理、領導 滑板畢業——蕩板,碗池滑行 得到大學入學資格——學分800+、學會學習,學會基礎知識、高效能 洞簫報名

完善基礎年 內通外順,自我領導,高效能 1、學會學習 2、學會思考 3、認識自我:工作與生活平衡、識別情緒,建立心理邊界 4、自我教練:習慣養成、注意力管理 5、時間/精力管理 6、商業競爭力、經營 7、團隊管理、領導 滑板畢業——蕩板,碗池滑行 得到大學入學資格——學分800+、學會學習,學會基礎知識、高效能 洞簫報名

9
5
分享
去得到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