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户在 2025-7-3 24:11 为 https://app.immersivetranslate.com/pdf-pro/c7077c79-f90a-49a4-b2ef-997fbb84dd2d/ 保存的双语快照页面,由 沉浸式翻译 提供双语支持。了解如何保存?

CinePrint16 V2 \section*{用户指南}

作者:Tom Bollestombolles.net

简介

CinePrint16 是一款专为达芬奇调色软件设计的 PowerGrade 预设,旨在模拟胶片摄影的美学特质。
PowerGrade 格式使 CinePrint16 成为一款多功能、可定制且兼容各类摄影机的电影级调色工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inePrint16 并非对现有胶片的技术转换或一比一复刻,而是基于主观审美开发的风格塑造工具。其设计初衷在于兼顾胶片质感与可定制性,让用户能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胶片模拟效果。
总而言之,CinePrint16 节点树是调色师探索和设计个性化胶片风格的绝佳资源。

安装指南

下载文件为压缩.zip 格式,内含用户指南.pdf 文件、.drx 调色预设、缩略图以及胶片边框.PNG 文件。该压缩包包含原始版 CinePrint16 及全新升级的 CinePrint16 V2 版本。
  1. 解压.zip 文件
  2. 将文件移动至您希望存储的位置。
  3. 打开达芬奇调色软件并进入调色页面
  4. 在画廊选项卡中,选择下方侧边栏图标以显示静帧相册侧边栏
  5. 选择 PowerGrade 1 静帧相册
  6. 在画廊窗口背景处右键点击并选择导入
  7. 导航至存储.dpx 和.drx 文件的位置并导入它们。
    a. 如果文件显示为灰色不可选,点击导入窗口底部的选项按钮,从列表中选择.dpx 或.drx 格式,然后重试。
  8. 导入后,可通过鼠标中键点击缩略图或右键选择"应用调色"来将 PowerGrade 应用到所选片段。

节点树概览

CinePrint16 节点树在概念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 顶部部分用于素材准备与校正。该环节会对素材进行降噪处理,转换为 Arri LogC 标准,执行白平衡调整并修正曝光。
  • 中间部分是预留空间,用户可在此对素材进行校色和创意调色,之后才会输入到胶片模拟环节。
  • 底部部分是最终赋予素材胶片质感的核心区域。纹理处理、减色法调色、Lab 模式调整、高光过渡以及印刷选项等功能均在此实现。
处理流程中的操作顺序至关重要,因为调整项在上下游位置的变动会影响最终效果。不过需要记住的是,虽然本指南提供了流程建议,但调色领域不存在铁律。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调整,唯一重要的是你对画面效果满意且符合项目需求。

自定义设置:

视觉特性参数已整合为复合节点,可通过 Command+D(Mac)或 Control+D(Windows)启用/禁用。右键点击"显示复合节点"即可查看每个复合节点内的具体内容。

节点树概览(续)

节点颜色图例

特定节点会因组织和技术需求而被着色。

绿色

  • 高亮显示色彩空间转换节点,以提醒在首次应用 PowerGrade 时调整此项

橙色

  • 推荐作为共享节点使用的节点。
  • 更多信息,请参阅工作流章节中的"使用共享节点"页面。

粉色

  • 表示输出节点。
  • 在输出节点之前,图像已近似模拟 Cineon 胶片对数曲线和 Rec.709 色彩空间。
  • 输出节点负责对数素材的显示预处理
  • 每次应仅启用一个输出节点

降噪

首先应用降噪处理,确保后续所有调整都基于干净素材进行。不同相机噪点模式各异,参数设置需因机而异,最终应以肉眼观察为准调整降噪强度。
  • 空间阈值
  • 将模式设为增强型
  • 取消亮度与色度关联
  • 将 Luma 值保持为 0
  • 逐步增加 Chroma 值直至色彩噪点消失。需注意,过高的数值会开始混合颜色并丢失细节色彩保真度。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真实胶片颗粒本身包含色彩噪点(每层/染料中的噪点模式),因此保留轻微的色彩噪点有时反而更符合需求。
空间色度降噪对大多数素材已足够。但在某些低光照场景中,可能需要启用时域降噪功能:
  • 时域降噪
  • 设置为5帧,以便降噪处理能获得最充分的时域数据支持。
  • 时域阈值
  • 将亮度和色度值设置在8-12范围内。

播放性能:

降噪(尤其是时域降噪)是调色方案中计算量最大的节点。如需更流畅的播放效果,可暂时将时域降噪强度调回0,或直接禁用整个降噪节点。

胶片抖动

胶片抖动效果通过达芬奇的 Camera Shake OFX 插件实现。缩放参数设置为极小值,使画面在像素级别产生微妙颤动,模拟胶片通过片门时的负片运动效果。
  • 运动比例:0.020
  • 速度比例:2.000
  • 运动模糊:0.000
  • 抖动级别
  • 平移幅度:0.050
  • 倾斜幅度:0.200
  • 旋转幅度:0.100
  • PTR 速度:2.000
  • 缩放幅度:0.000
  • 缩放速度:0.000
  • 空白处理
  • 缩放至裁剪:0.020
在应用可选的胶片边框遮罩之前,会先进行门控编织处理,这样只会让画面产生抖动效果,而不会影响边框本身。

胶片边框

边框节点是一种遮罩效果,会在图像边缘添加粗糙的边框,模拟胶片负片的过扫描效果。该节点在光晕效果之前应用,因此后续添加光晕时,能自然地溢出到边框区域,呈现逼真效果。
使用边框节点时,首先需要导入 CinePrint16 Matte.png 文件。在媒体选项卡中,右键点击.png 文件并选择"作为遮罩添加到媒体池"。
文件名 卷名 起始时间码
CinePrint16 Matte 16x9.png 00:00:00:00
添加到媒体池 00:00:00:00
分割并添加到媒体池... 00:00:00:01
基于 EDL 文件添加片段到媒体池... 00:00:00:01
00:00;00:01
添加为离线参考片段 00:00:00:01
CinePrint1 场景剪切检测... 00:00:00:01
\square CinePrint1 作为遮罩添加到媒体池 00:00:00:00
\square CinePrint1 在 Finder 中显示 00:00:00:00
永久删除...
File Name Reel Name Start TC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9&top_left_y=871&top_left_x=561 CinePrint16 Matte 16x9.png 00:00:00:00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28&width=49&top_left_y=921&top_left_x=557 Add into Media Pool 00:00:00:00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51&top_left_y=965&top_left_x=557 Split and Add into Media Pool... 00:00:00:01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6&top_left_y=1012&top_left_x=562 Add Clips Based on EDLs into Media Pool... 00:00:00:01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28&width=46&top_left_y=1062&top_left_x=562 00:00;00:01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4&top_left_y=1105&top_left_x=564 Add as Offline Reference Clip 00:00:00:01 CinePrint1 Scene Cut Detection... 00:00:00:01 ◻ CinePrint1 Add to Media Pool as a Matte 00:00:00:00 ◻ CinePrint1 Reveal in Finder 00:00:00:00 Delete Permanently... | File Name | Reel Name | Start TC | | :--- | :--- | :---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9&top_left_y=871&top_left_x=561) | CinePrint16 Matte 16x9.png | 00:00:00:00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28&width=49&top_left_y=921&top_left_x=557) | Add into Media Pool | 00:00:00:00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51&top_left_y=965&top_left_x=557) | Split and Add into Media Pool... | 00:00:00:01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6&top_left_y=1012&top_left_x=562) | Add Clips Based on EDLs into Media Pool... | 00:00:00:01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28&width=46&top_left_y=1062&top_left_x=562) | | 00:00;00:01 | | ![](https://cdn.mathpix.com/cropped/2025_07_03_277e8d75bbcda59fa854g-09.jpg?height=32&width=44&top_left_y=1105&top_left_x=564) | Add as Offline Reference Clip | 00:00:00:01 | | CinePrint1 | Scene Cut Detection... | 00:00:00:01 | | $\square$ CinePrint1 | Add to Media Pool as a Matte | 00:00:00:00 | | $\square$ CinePrint1 | Reveal in Finder | 00:00:00:00 | | | Delete Permanently... | |
接着启用边框节点,右键点击,选择“添加遮罩” rarr\rightarrow “时间线遮罩” rarr\rightarrow ,为项目选取合适的遮罩。此时会生成一个新的外部遮罩节点。删除旧的外部遮罩节点,将新节点的绿色输出端连接到边框节点的绿色输入端完成替换。

胶片边框(续)

若项目宽高比与默认边框尺寸不符,可调整边框的 X X XX 或 Y 轴缩放比例以适配。
要调整边框,请进入"Sizing"选项卡下的"Node Sizing"子选项卡。
在此选项卡中可调整边框的缩放与定位。若项目宽高比与边框比例不同,使用宽度和高度滑块将边框调整至所需比例。
在"节点尺寸"选项卡中调整时,请确保选中边框节点。否则调整将无法生效,或会将尺寸变更错误应用到其他节点。
如果您的项目包含不同宽高比的素材且需要缩放适配,请使用节点缩放左侧的输出尺寸选项卡进行调整。

调整边框颜色/曝光度

要更改边框颜色,请在其后直接添加一个串联节点(Option + S),并将边框节点的蓝色键输出连接到新节点的蓝色键输入,以便仅传递键控边框。在此节点中进行调色调整。

CST

使用色彩空间转换(CST)OFX 插件,将素材从原始伽马和色彩空间转换为 Arri LogC 和 Alexa 广色域。
这是应用 PowerGrade 后需要调整的第一个节点。默认情况下 CST 设置为 ACES 模式,虽然对某些摄像机效果尚可,但始终建议为您的摄像机选择正确的输入设置,以确保色彩空间转换的准确性。
  • 为您的素材设置合适的输入色彩空间和伽马值。
  • 输出色彩空间和伽马值应设置为 ARRI
  • 色调映射方法:DaVinci
  • 自定义最大输入输出已禁用
  • 适应度:9
  • 色域映射方法:无
  • 启用白点适应功能
若使用 RAW 素材,请确保 RAW 选项卡中的色彩空间和伽马值与 CST 中的输入色彩空间及伽马值相匹配。
处理 RAW 素材时,某些镜面高光区域可能在色调映射后仍出现过曝现象,此时可通过 RAW 选项卡中的高光滑块进行调节。

色域限制

色域限制器节点接收输入色域并将其限制为较小的输出色域。启用该节点可有效修复高饱和度光源(如霓虹灯或汽车尾灯)导致的色域外伪影或裁切问题。

摄像机白平衡

Cam WB 节点采用色适应 OFX 进行白平衡调整。从视觉感知而言,使用色适应而非偏移转轮进行白平衡能呈现更自然的画面效果,尤其在重度校色和包含大量阴影的图像中表现更为突出。
偏移转轮仅对 RGB 通道进行简单线性调整,而色适应节点则会考虑当前色彩空间与伽马值,并转换至 LMS 色彩空间(模拟人眼锥体响应)进行光度学精确的白平衡调节。这与 DaVinci Resolve 17 新版 HDR 转轮采用相同的色彩科学算法——两者均具备色彩空间感知能力,但色适应 OFX 提供更精细的控制选项。
  • 方法:CAT02
  • 将源光源与目标光源类型设置为色温
  • 首先在源光源下调整开尔文和色调。若仍不足够,再结合目标光源进行调整。
  • 色彩空间与伽马应设置为 ARRI Alexa 与 ARRI LogC
这是"摄像机"白平衡,因为它发生在胶片模拟环节之前。"调色"白平衡则位于胶片模拟之后,可通过偏移转轮进行更具创意的调整。

摄像机曝光

使用偏移转轮调整整体曝光量。
这是"摄像机"曝光,因其作用于胶片模拟环节之前。而"调色"曝光发生在胶片模拟之后。您会发现调整"摄像机"曝光与调整"调色"曝光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和观感。

光晕效果

光晕在线性色彩空间中添加,因此能根据场景原始光照强度准确响应。从 LogC 转换到线性空间后,对高光区域的单色暖调关键帧进行模糊处理,再通过设置为"减去"模式的层混合器,从模糊版本中减去同一关键帧的锐利版本,仅保留模糊轮廓。随后对该图像进行色域限制以避免裁切。使用无色调的白色版本重复模糊和边缘检测相减流程,叠加到暖调版本上,最后通过另一个设置为"添加"模式的层混合器,将高光关键帧叠加到基础画面上。最终合成图像将转换回 LogC 格式。
  • 标有粉色的节点可供主要自定义调整。
  • 通过增益调色节点中的增益色轮调整色彩。
  • 通过阈值节点中的曲线调整阈值。
  • 上方阈值节点控制着色光晕,下方阈值节点控制未着色的白色辉光,这有助于改变饱和度。
  • 在+模糊节点的模糊选项卡中调整光晕大小
  • 着色模糊半径默认值:0.65
  • 未着色模糊半径默认值:0.70
  • 将未着色半径略高于着色半径有助于平滑光晕效果
  • -Blur 节点的模糊半径应设置为零
  • 确保启用链式图标,以便在调整模糊半径时 RGB 通道能同步联动
  • 通过选择 Halation 复合节点并在键控选项卡中调整 Gain 值来调节整体不透明度

光晕效果(续)

旧版本的光晕效果也可通过标记为"旧版"的复合节点使用
  • 在+Blur 节点上使用 RGB 曲线调整光晕颜色和阈值
  • 白色亮度曲线影响光晕的饱和度。RGB 曲线则影响色调。
  • 为避免产生非预期的色调变化:对+Blur 节点完成色彩曲线调整后,直接将其复制粘贴到-NoBlur 节点上,再将模糊半径改为零即可。
  • 在 Blur 选项卡下调整光晕尺寸。
  • 模糊半径应在+Blur 节点中调整。-NoBlur 节点的模糊半径应始终保持为零。
  • 确保启用链条图标,这样在调整模糊半径时 RGB 通道会保持联动。
  • 通过选择光晕合成节点并在键控选项卡中调整增益值来改变不透明度。

全局光晕注意事项:

若素材画幅比例与时间线画幅比例不一致,光晕效果会溢出到黑边区域。使用胶片边框遮罩时,这可能成为理想效果;但若需要更干净的视觉效果,可在光晕合成节点上为素材绘制矩形局部窗口来避免此现象。
旧版本节点树结构:

预对比度

在胶片模拟前调整图像对比度。与后对比度效果不同,因其作用于胶片模拟流程上游,而胶片模拟包含大量基于亮度的饱和度调整(如减色法)。
降低预对比度值有助于获得阴影细节丰富的低反差胶片效果。
使用轴心点设置调整对比度 S 曲线的中点。若阴影过暗,提高轴心点可有效提亮暗部。

周六

提升饱和度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胶片模拟、调色以及使用限定器进行抠像操作。

调色空间

此空白区域供用户添加节点。所有需要在"摄像机空间"中进行的胶片模拟前调整(包括主控轮/曲线和二级限定器/遮罩)都应在此处完成。
由于上游饱和度已提升,此时可处理的色彩信息更为丰富,限定器应能精准运作。

模糊与颗粒

使用高斯模糊作为光学低通滤波器来调整素材分辨率,随后叠加颗粒效果。
在素材处于对数状态时添加颗粒,可模拟对数胶片扫描效果,并使颗粒受到后续所有流程调整的影响。动态响应下游调整的颗粒效果会显得更真实自然,仿佛嵌入画面而非简单叠加。
模糊与颗粒感的调整需根据素材分辨率及预期输出效果(如 8 mm , 16 mm , 35 mm , 70 mm 8 mm , 16 mm , 35 mm , 70 mm 8mm,16mm,35mm,70mm8 \mathrm{~mm}, 16 \mathrm{~mm}, 35 \mathrm{~mm}, 70 \mathrm{~mm} )而定。
  • 高斯模糊
  • 模糊值通常介于0.100至0.200之间
  • 将边界类型设为"复制"以避免出现黑边
  • 颗粒感
  • 混合类型:叠加
  • 不透明度:0.600
  • 根据您想要的颗粒感强弱程度增减数值
  • 纹理强度:0.704
  • 可微调此数值,但需注意数值过高或过低会形成明显图案。
  • 颗粒大小:0(除非追求8毫米胶片等小画幅效果)
  • 颗粒长宽比:1
  • 颗粒强度:0.3
  • 表现类似于不透明度,因此可与不透明度叠加使用
  • 偏移量:0.492
  • 对称性:0.5
  • 柔和度:0.234
  • 饱和度:0.625
  • 为颗粒增添轻微的色彩变化。彩色胶片中的颗粒并非单色,而是存在于所有三个染色层中。
  • 若颗粒颜色显得异常或出现伪影,可尝试调低此滑块以降低颗粒饱和度。

尘埃

尘埃节点使用 Resolve 的 Film Damage OFX 为图像添加尘埃效果。预设的自定义参数使尘埃效果保持轻微且逼真,但也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尘埃算法倾向于在画面边缘生成稍多的尘埃颗粒,这可能导致观感失衡,因此添加了矩形遮罩以避免在画框边缘应用尘埃效果。该遮罩需要根据素材的画幅比例重新调整。
  • 添加污垢
  • 改变污渍:已启用
  • 污渍密度:1
  • 污渍大小:1
  • 污渍模糊度:0.245
  • Dirt Seed: 5

Den+Sub

密度+减色节点是一种复合节点,通过 RGB 矩阵调整和曲线实现类似胶片的密度、饱和度及色彩效果。减色混合采用 HSL 矩阵实现。
  • 饱和度曲线
  • 降低高光区域的饱和度
  • 通过降低高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来压缩饱和度范围
  • 减法混合模式
  • 模拟减色混合效果。高饱和度色彩的亮度会降低,呈现更浓郁深邃的视觉效果。
  • 可通过节点键控面板中的"键输出增益"调节强度。
  • 内部子 HSL 节点设置为 HSL 色彩空间,因此红、绿、蓝通道将分别作为色相、饱和度和明度通道运作。
  • 在 RGB 混色器中:
  • "保持亮度"功能已禁用
  • 在蓝色输出下,G 值设为-0.65
  • 这会降低与饱和度相关的亮度
  • 增益节点:用于补偿亮度下降。默认禁用。
  • RGB 色调
  • 对比度、衰减和通过 RGB 曲线添加的色调
  • RGB 混合
  • RGB 混色器用于以更精细的方式增强饱和度,使绿色更丰富,肤色呈现更多色彩变化。
  • Crv2
  • 包含色相与色相、色相与饱和度的调整
  • 高饱和度修复
  • 饱和度与饱和度曲线的线性调整
  • 肤色1和肤色2
  • 使用色彩扭曲器校正肤色中的洋红色区域。

NS 矩阵

霓虹抑制矩阵是一种可选的矩阵调整工具,可帮助修复高饱和度色彩的色域溢出问题。该功能通常用于重新映射某些摄像机的超宽色域,但也可用作创意风格调整。它能降低饱和的绿色,并将肤色从黄色调向略微偏红的方向调整。
霓虹抑制属于 ACES LMT(外观修改变换)。达芬奇会在节点上显示 LUT 图标,但实际引用的文件是.xml 格式而非.cube 格式。该.xml 脚本对 ACES AP0 原色进行矩阵调整,因此尽管显示 LUT 图标,但不会以任何方式裁剪或钳制数据。
NS 矩阵与 Vintage 节点(第 18 页)搭配使用时效果出色,能呈现出更浓郁的大地色调。

LABmixH 与 LABmixL

Lab 调整节点在 CIELAB 色彩空间中实现矩阵调整。
Lab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色彩空间,它将亮度隔离到独立通道,使得在调整色彩对比度时不会影响亮度。
  • L 通道包含亮度信息
  • A 通道包含蓝黄轴向数据
  • B 通道包含绿红轴向数据
矩阵调整通过达芬奇的 RGB 混色器实现。当设置为 Lab 色彩模式时,RGB 混色器的红、绿、蓝通道将分别对应 Lab 色彩模式中的亮度、A 和 B 通道。

LABmixH

压缩并旋转洋红/蓝色与黄色/绿色轴。适用于校正并降低这些色彩轴上过饱和的色调,能帮助创建更简洁、更协调的配色方案。默认关键输出增益设置为0.66。
  • 内部模块:
  • RGB 混色器,节点设置为 Lab(CIE)色彩空间
  • 蓝色输出
  • G 值:0.34
  • B 值:0.66
  • 为获得相对平衡的图像,这两个数值之和应约为1
  • 将 G 值设为 1 且 B 值设为 0,可生成双色调图像。

LAB 混合 L

根据 a 和 b 通道的变化调整 CIELAB 明度通道。该操作会影响明度,但不会显著改变色调角度或饱和度。
  • RGB 混合器,节点设置为 Lab(CIE)色彩空间
  • 红色输出
  • G 值:-0.39
  • B 值:0.39
  • 对于平衡度合理的图像,这两个数值之和应接近0

实验室饱和度

Lab 饱和度节点是一种复合节点,可在 CIELAB 色彩空间中进行通道特定的色彩分离和饱和度调整。
首先通过色域限制器防止出现超出色域的伪影。随后将素材分解为 L , A L , A L,A\mathrm{L}, \mathrm{A} 和 B 通道。在 A 通道上增加对比度以增强绿色与红色的分离效果,在 B 通道上增加对比度以增强蓝色与黄色的分离效果。调整枢轴点可改变色彩平衡,特别适合突出互补色调。最后将通道重新合并并转换回 Arri LogC 格式。
  • A 通道(绿-红)节点
  • 对比度:1.200
  • 中心点:0.5
  • B 通道(B-Y)节点
  • 对比度:1.200
  • 枢轴点:0.5
  • 调整对比度可改变该色彩轴上的色彩分离程度。
  • 调整枢轴点可改变该色彩轴上的色彩分离基准位置
注:在应用印刷胶片输出 LUT 时,通过 Lab 饱和度节点调整枢轴点,能快速实现强烈的"冷暖对比"或"青橙色调"效果,且呈现方式极具视觉美感。

复古风格

Vintage 复合节点通过二次调整绿色通道,以及对红绿通道的 RGB 矩阵调整,模拟 1960 年代胶片质感。
启用霓虹抑制和减色节点可进一步增强这种视觉效果。
  • 绿色饱和度
  • 使用色彩变形器降低绿色饱和度
  • 矩阵 RG
  • 可通过关键输出增益调节强度
  • RGB 混频器
  • 保留亮度已禁用
  • 红色输出:
  • G 值:-0.44
  • B 值:0.47
  • 洋红色和蓝色被添加到使用红色通道的颜色中(红、黄、洋红)
  • 绿色输出:
  • R 值:-0.08
  • G 值:1.06
  • 青色和绿色被添加到使用绿色通道的颜色中(黄色、绿色、青色)
  • 偏移量
  • 轻微校正以消除图像中的洋红色偏色
  • 降低饱和度
  • 整体饱和度降低
  • 增益
  • 略微增加增益以补偿其他具有视觉变暗效果的调整

高光

高光复合节点为色调曲线添加肩部过渡,实现更细腻的高光衰减,并为高光区域增添绿色调。

白平衡/主色/饱和度/曝光度调色,后对比度调整,高光柔化

在此流程阶段,图像模拟了 Rec.709 色域下的 Cineon 胶片对数扫描效果,因此可在此处进行类似胶片扫描的调色处理。
白平衡调色
  • 白平衡偏移节点
一级调色
  • 主色轮
饱和度分级
  • 饱和度调整
等级扩展
  • 曝光度调整

后期对比度

  • 对比度调整。默认设置为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增加以获得更高对比度的效果。若在此处大幅提升对比度,可能会使颗粒感更明显,此时可能需要返回调低颗粒不透明度。
HiSoft
  • 为高光区域增加更多过渡。当 Cineon 输出出现裁切时特别有用。

PrintFilm

PrintFilm 节点是一种输出选项,它通过印刷胶片模拟 LUT 将图像从对数空间转换为 Rec.709 色彩空间。这些 LUT 能再现正片印刷胶片的色彩与密度响应特性。节点树中包含柯达 2383 和富士 3513 两种不同白点的 LUT,每次只能启用其中一个。
柯达2383是目前柯达仍在生产的唯一印刷胶片。如今在影院观看胶片放映的电影时,使用的就是2383印刷胶片。

Cineon

Cineon 节点是一种输出选项,通过色彩空间转换将图像从 Cineon 对数空间转为 Rec.709。最终效果模拟了经过伽马校正供观看的负片胶片扫描效果。

设置:

  • 输入色彩空间:Rec. 709
  • 输入伽马值:Cineon 胶片对数
  • 输出色彩空间:Rec. 709
  • 输出伽马:Rec. 709
  • 色调映射:Davinci
  • 最大输入输出已禁用
  • 适应度:9
  • 色域映射:无
  • 启用白点适应功能
随后会略微增加增益,以恢复在高光映射过程中丢失的部分高光表现。通过提高增益来实现更高的 IRE 上限并利用更多上层动态范围,能显著增强画面冲击力。

端点设置

通过曲线调整黑白点可增强线性对比度,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暖色调

通过降低蓝色和绿色通道的增益来设定更温暖的白点。

锐利

添加轻微的后锐化以增强颗粒感。在模糊选项卡中将半径降低至0.48
工作流程

群组操作

达芬奇的群组功能允许将调色效果同时应用于多个片段。创建新群组时,请在片段时间线上选中目标片段,右键点击并选择"添加到新群组"。
节点窗口顶部将显示4个标签页,通过白色小圆点标识。

预剪辑节点

  • 作用于整个群组。优先应用。

剪辑节点

  • 仅对当前选中的单个片段生效。在片段前处理节点之后应用。

片段后处理节点

  • 对整个组生效。在片段处理节点之后应用。

时间线节点

  • 影响整个时间线。在片段后处理阶段应用。

处理群组(续)

当在达芬奇的群组功能中使用 CinePrint16 时,应按以下方式应用 PowerGrade:
  1. 将 PowerGrade 应用于群组预剪辑窗口。然后删除调色效果的底部部分,仅保留顶部部分。
  2. 接下来,将调色预设应用到"组后剪辑"窗口。然后删除调色预设的上半部分,仅保留底部部分。
  3. 现在,针对整个组的调色调整可以在组级别进行,而针对单个片段的调整则可以在剪辑窗口中完成。

使用共享节点

一个片段只能属于单个组,因此当需要将调整应用于多个组时,共享节点就非常实用。
所有标为橙色的节点建议用作共享节点。
遗憾的是,共享节点及其标签在 PowerGrades 中无法良好保存,因此必须由用户手动实现共享节点。
要将橙色标签节点转换为共享节点,只需右键点击并选择"另存为共享节点"。
随后节点上方会出现蓝色共享节点图标,节点标签会发生变化,并显示锁定图标,表示不解锁节点就无法更改其参数。
要解锁节点并允许更改,请右键单击并取消选择“锁定节点”。
要重命名节点,请右键点击并选择“节点标签”。为节点标签设置快捷键(如 Tab 键)也非常实用。您可以在“键盘自定义”菜单中进行设置。

使用案例示例:

你正在为一部长篇电影进行调色,其中包含多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个独立的组,各自拥有特定的调色方案。导演突然决定放弃最初带有纹理颗粒感的视觉效果,转而追求干净锐利的画面风格。如果模糊和颗粒节点并非共享节点,你将不得不逐个进入每个组/场景手动禁用它们。但若采用共享节点,只需在一个组内禁用这些节点,所有其他组中的对应效果就会同步关闭。

通用工作流程

应用 PowerGrade 后:
  1. 在 CST 节点中为相机设置正确的输入伽马和色域
  2. 通过 Cam WB 节点中的色适应功能调整白平衡
  3. 通过 Cam Exp 节点中的 Offset 转轮调整曝光度。
  4. 首先在 Post Con 节点调整对比度,如有需要再调整 Pre Con 节点。
  5. 调整分辨率与颗粒感以达到理想视觉效果。
  6. 选择输出风格(Cineon 或印刷胶片)
  7. 如有需要,可调整光晕阈值与模糊半径。
  8. 自定义与分级调校!

额外技巧与窍门

白平衡与曝光控制

若最终效果需经由 Cineon 节点处理,建议先检查画面在柯达 2383 印刷胶片节点下的表现。2383 具有更强烈的色彩与明度对比,因此曝光与白平衡的偏差在此节点下会更为明显。先在 2383 节点下完成白平衡再返回 Cineon 节点是实用技巧——此时画面会略微偏绿,但这种色偏源于两个转换流程的特性,正如同未经校正的负片扫描效果。若需消除这种微妙绿色调,可进一步调整白平衡。

柔光效果

与光晕节点相同的技术可用于模拟柔光滤镜效果。删除-NoBlur 节点以取消减法运算,随后在+Blur 节点中将曲线端点联动以消除色偏。通过模糊选项卡调整柔化程度,并利用节点键控选项卡中的增益控制调节不透明度。

尘粒处理

底片扫描的灰尘呈现白色,是因为底片经过负片反转处理——扫描仪中阻挡光线的灰尘形成的深色像素,在反转后会变为白色。此外,正片相纸上也可能存在灰尘,这些灰尘在投影时会阻挡光线而显现为深色。要模拟这种效果,只需复制灰尘节点,在新节点中将灰尘颜色改为深灰色即可。注意同时修改随机种子值,确保深色灰尘的分布图案不会与亮色灰尘完全重叠。

视频概览

调色愉快!

汤姆·博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