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的rebuttal应如何写作?

近几天各位的CVPR应该已经收到回复了,请问rebuttal的建议是什么,以及格式是什么? 例如,在pdf中按照R1 Q1:xxxxxx这样,逐条回复…
被浏览
113,531

创建时间:2019-01-29  11:50:57

最后编辑:2019-01-29  11:50:57

10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发布于 2023-01-30 19:12・IP 属地广东

上次VALSE学生论坛的时候有同学问到了rebuttal的技巧,当时我谈到了一些浅见,有同学表示还挺有用。在我上学这几年里主导投稿全过程的文章中,有六七篇都在第一轮审稿中有borderline reject及以下的意见,最后还是通过rebuttal而最终中稿。所以说rebuttal真的有用,没必要看到两个负面意见就放弃。 现在正好到了CVPR rebuttal的时候,我把这些经验总结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顺便列一个最近挖的坑的列表,提醒自己:

  • 写作技巧(下)(上篇在这里
  • 读博往事(司图笔记番外篇)(2)(第一篇在这里
  • 两篇论文从被拒到接收的投稿历程和改动剖析(还没想好怎么写)

谈到如何rebuttal,我们不妨列出如下几条公设。

  • 公设一:rebuttal的最终目的是说服AC,而说服审稿人只是说服AC的途径之一
  • 公设二:审稿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根本不具备评判你文章质量的水平。
  • 公设三:尽管确实存在“what is softmax”类的审稿人,我们还是相信审稿人的平均责任感和正义感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

基于这几条公设,我总结了以下四条经验。


实事求是,拒绝假装卑微


有的同学认为rebuttal的关键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审稿人高兴。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优的策略。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匹配、审稿时间的紧张或者干脆就是当天心情较差等原因,审稿人可能会做出各种错误的判断。当你的审稿人说错了,我们应该指出他说错了,而不是“啊对对对”。


当面对不恰当的负面评价时,有的同学采用的策略是部分承认,然后找各种理由来削弱这一负面评判对文章质量的影响程度。例如,审稿人说“没有XXX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但这个数据集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同学会说“we apologize …, but … is still acceptable”,然后补上这些结果,再说句感谢您的建议完善了这篇论文。


但我认为更好的策略是列出几篇代表性文章标题:你看看这几篇也有一定影响力,他们也没做这个实验嘛。当然了,既然你要了,我们也就做了,虽然意义不大,还是谢谢你了。(内心:你作为一个审稿人,说出这样外行的话,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AC你看看,他这么业余,我还是尊重他,我是不是比他靠谱多了?)


从一个审稿人的视角,我相信一篇值得被接收的论文的rebuttal里面应该有“we beg to differ”,而非满篇的“we apologize”。我看到作者坚定维护自己时,不管我是否认同他的观点,我至少会觉得他值得尊重,然后去认认真真读他反驳我的话。


停止辩经,指出谁在划水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比较离谱的审稿人,他可能在审稿那几天中特别不在状态,或者干脆是个不知从哪得到审稿邀请的乐子人。当我们看到非常滑稽的意见时,我们应该干脆停止辩经,不要去解释“what is softmax”,而是直接通过对审稿人不可见的“AC message”向AC指出谁才是小丑,最终使得AC排除他的意见。当然了,如果你的rebuttal还有多余的空间的话,应付他几句也不是不行,毕竟这种乐子人的行为有时是完全无法预测的,没准直接给你连升三级改成accept呢(亲身经历)。


我们要相信,AC的平均水平是在审稿人的平均水平之上的,你的AC也未必看得上他分到的审稿人。如果你能实事求是地给出审稿人不称职的证据,AC可能也懒得看他的意见——到了后续的讨论阶段,跟乐子人打交道浪费的可是他的时间啊。

例如,下面这段来自我某一次给AC打的小报告。作为审稿过程的一部分,具体的内容是不能公开的,我只能概括了一下。

We feel it necessary to bring to your attention that some of the comments from Reviewer X confuse us a lot. It seems that the reviews lack some common knowledge of the deep learning literature.

  • 他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名词XX,让我们解释我们所说的YY跟XX有什么关系。XX这个词把我们整懵了,任何人都知道YY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这有什么可解释的。
  • 我们说了很多遍是AAA这样做的,他在summary里说我们是BBB这样做的。
  • 他说我们语言错误很多,但是一个具体的错误都没列举出来。这违反了审稿准则中的X条Y款。

打小报告时要注意的问题:

  • 对事不对人,我们反对的只是他的言论,不要直接表达对审稿人的不满,不然会显得很不专业。
  • 所有对他的言论的指控都必须基于坚实的依据和简单的逻辑。他的言论必须是显而易见地荒诞,才值得你打小报告。AC也很忙,我们不能期望AC在对文章还不是很熟的情况下花几分钟来思考明白为什么某一句comment有事实性的严重错误。
  • 不要让AC有“你在教我做事”的感觉。我们可以说希望AC做决定时将这些review的质量问题纳入考虑,不要说希望AC排除这个审稿人的评分。

花式引战,勾起内部讨论

由于审稿人的领域和偏好各不相同,我们可能收到完全相反的评论:审稿人A说写作好,novelty一般;审稿人B却说写作不行,novelty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断章取义”(当然,也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用一个审稿人的观点去反驳另一个审稿人的负面判断,以谋求他们对自己观点的重新审视。

例如,我们可以在rebuttal的开始时说:We are glad that the Reviewers appreciate the novelty (Reviewer X), writing (Reviewer Y), impres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iewer Z) …

分别回应每个审稿人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不要说得太直接(“人家Reviewer Y都能看出来我的创新所在,你怎么就不懂?”),不然会给人一种“你在教我做事”的感觉。要把别人的正面评价作为暗示融入到你的回应中。例如:

We would like to note that XXX distinguishes our method from YYY and ZZZ, which is appreciated by Reviewer Y and Z.

除了让审稿人更容易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以外,这样做还可能起到的一个正面效果是激发rebuttal后AC带领审稿人进行的讨论(“各位审稿人,我看了rebuttal,注意到了你们的评价各不相同,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如果AC觉得讨论是热烈而有益的,自己没白忙活,也收获了一些知识,那么作为引发讨论的素材,你的文章可能会得到一些印象分。


要改就改,不画虚空大饼

如果审稿人说得对,你也想改,那就要在rebuttal中让他们知道你真的会改。由于会议论文只有一次审稿,审稿人和AC会担忧你的修改是不可控的(超出篇幅限制、删除了他们没想让你删的东西、引入了新的错误等)。所以要尽量避免虚空画饼:

  • 我们会做你说的实验
  • 我们会改Figure 2
  • 我们会重写第二章

要非常具体:

  • 我们做了XX和YY的实验,我们会将以下结果加入Table 1
  • 我们会把XX的图例加到Figure 2里并修改字号和颜色

在我曾经的一篇文章中,审稿人指出整个第三章(讲方法的部分)逻辑混乱,他“got completely lost”,要求重写。我用了相当的篇幅向他描述我会如何重组这个部分:

  • 原来第三章第一节是讲述背景的,所以我们会放进Related Work中;
  • 我们会在第三章开头加一个总括性的段落以概括整个方法,简述其主要组成部分并清晰地指向后续各个详述细节的小节。这个段落如下……
  • 后续各个小节分别描述的是……

祝各位读者在投稿时尽量少用到这些经验。如果用到了,祝大家一切顺利

(转载请注明)

发布于 2023-01-30 19:12・IP 属地广东

更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