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current concept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貓類慢性牙齦口炎:臨床管理的當前概念
Maria Soltero-Rivera msoltero@ucdavis.edu, Stephanie Goldschmidt, and Boaz Arzi 查看所有作者和隸屬機構
Abstract 摘要
Practical relevance: 實際相關性:
貓咪慢性牙齦口炎(FCGS)對貓咪來說是一種使人虛弱的疾病,對獸醫和貓咪照顧者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最近的文獻表明,該疾病本質上是免疫介導的,並且可能與具有較高亞牙齦微生物群α多樣性的患者的慢性病毒感染有關。
The immune-mediated nature of FCGS includes both local as well as systemic effects, and th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affected patients supports these findings.
FCGS 的免疫介導特性包括局部和系統性影響,受影響患者的轉錄組分析支持這些發現。
Treatment options: 治療選擇:
局部療法以手術拔除所有或幾乎所有牙齒的形式仍然是治療的主要方法。對於對手術管理無反應的貓,醫療管理以免疫抑制或免疫調節療法的形式仍然是一個選擇。鎮痛是基本的重要性。
Immunomodulation utilizing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avenue for refractory patients and likely targets the chronic viral infection present in this disease. The potential for treatment stratification and use of novel systemic treatment options may be revealed as the molecular pathways involved in this disease are better described.
利用間充質基質細胞療法的免疫調節為難治性患者提供了一種替代治療途徑,並可能針對此疾病中存在的慢性病毒感染。隨著參與此疾病的分子途徑得到更好的描述,治療分層和使用新型全身治療選擇的潛力可能會顯現出來。
Aims: 目標:
本綜述概述了當前和新興的概念,將有關 FCGS 的可用科學與該疾病的臨床管理聯繫起來。
Evidence base: 證據基礎:
該文章基於目前最佳的證據基礎,並且也受到作者們在這種疾病上工作超過十年的集體經驗的驅動。
Introduction 引言
貓咪牙齦口炎是一種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影響多達 26%的家貓。受影響的貓咪通常會在口腔內部發展出廣泛的炎症病變,包括在腭舌摺的側面區域。該疾病似乎有兩種臨床表型 - 潰瘍型和增生型 - 雖然一些患者會同時顯示兩者,如圖 1 所示。病變通常與中度至重度的口腔疼痛、食慾減退或缺失、梳理不良和社交減少有關。受貓咪慢性牙齦口炎(FCGS)影響的貓咪可能因對治療反應不足或缺乏治療資源而被安樂死。
目前的文獻支持 FCGS 本質上是免疫介導的, 8 如本綜述所述,其中包括 FCGS 與健康口腔黏膜的局部宿主反應比較(見框框「健康狀態下的口腔黏膜」)。此外,免疫反應與貓卡利病毒(FCV)感染之間的關係已變得無可置疑。
Targeted studies on the oral mucosa have evaluated the qualitative histo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s well as characterizing and quantifying the immune cell types and host response in health and FCGS. In addition, untargeted, multiomic approaches have taken charge over recent years in describing the microbial landscape of FCGS,9,10 and the genetic11 and metabolic12 pathways involved in this disease.
針對口腔黏膜的針對性研究已評估其定性組織形態結構,並對健康和 FCGS 中的免疫細胞類型及宿主反應進行了特徵化和量化。此外,近年來,無針對性的多組學方法已開始描述 FCGS 的微生物景觀,以及參與此疾病的遺傳和代謝途徑。
在編寫這篇綜述時,作者的目標是提供一個連貫的摘要,總結目前可用的科學證據,以支持這種疾病的免疫介導性質。這與病因和臨床管理相關進行了討論。作者還強調了當前證據基礎中的局限性,這些局限性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提供了信息。
Furthermore, they illuminate various aspects of surgical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make the case that a ‘personalized medicine’ approach (ie, tailored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biomarkers) is appropriate for managing cats that are non-responsive to dental extraction therapy.
此外,他們闡明了手術和臨床管理的各個方面,並主張“個性化醫療”方法(即根據不同類型的生物標記量身定制以適應個別患者)對於管理對牙齒拔除療法無反應的貓是合適的。
Local host response in FCGS
FCGS 中的局部宿主反應
FCGS 受影響貓咪的黏膜上皮典型外觀為增生性,具有明顯的網狀突起,深入到黏膜下層(圖 3)。黏膜下層的毛細血管通常充血,並且被豐滿的內皮細胞所覆蓋。黏膜也可能出現潰瘍;在這些情況下,中性粒細胞主要分散或聚集在基底層的固有層/黏膜下層,位於上皮退化區域。 8,21 在 FCGS 貓咪的牙齦活檢中已記錄到肥大細胞數量增加。 22 雖然它們在這種疾病中的作用尚未完全確定,但肥大細胞釋放一系列促炎和免疫調節介質,即使數量不多,這些細胞也可能參與 FCGS 中局部炎症和免疫反應的啟動、傳播和持續。 21
未發炎的貓口腔黏膜是一個活躍的免疫學場所,細胞群體主要偏向於 1 型細胞激素表達型。相反,FCGS 患者的黏膜顯示出混合的 1 型和 2 型表型,表明發展出穩固的細胞和體液反應。受 FCGS 影響的貓的黏膜特徵是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重度浸潤,偶爾可見到豐富的莫特細胞。T 細胞存在於表層黏膜和黏膜下層(CD3),而 B 細胞和莫特細胞似乎僅限於黏膜下層(CD20)。大多數漿細胞為 IgG 亞型,描述的 IgA+和 IgM+漿細胞較少。
在受影響的黏膜中對 CD4+和 CD8+ T 細胞的免疫標記顯示,在無牙患者的固有層中這些細胞的比例大致相等,儘管有牙齒的貓則顯示出 CD8+細胞的優勢。這些炎症細胞經常以帶狀模式分佈,模糊了上皮和黏膜下層之間的邊界。在 FCGS 中,固有層/黏膜下層中標記為 CD3+、CD4+、CD8+、CD79a+、IgG+、IgM+、IgA+或 L1+(中性粒細胞)的細胞數量顯著增加,相較於健康的口腔黏膜;肥大細胞的數量也是如此。
Furthermor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number of plasma cells (CD79a+ cells), neutrophils (L1+ cells), helper T cells (CD3+) and MHC II glycoprotein levels have been noted.21 Mast cell densiti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ingival tissues adjacent to teeth affected by FCGS,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bserved in ca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feline resorptive lesions (Figure 4).22
此外,已注意到炎症嚴重程度與漿細胞(CD79a+細胞)、中性粒細胞(L1+細胞)、輔助 T 細胞(CD3+)及 MHC II 糖蛋白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21 在受 FCGS 影響的牙齦組織中,肥大細胞密度顯著增加,儘管與患有牙周病和貓咪吸收性病變的貓所觀察到的並無顯著差異(圖 4)。 22
細胞激素的表達與受 FCGS 影響的貓的疾病嚴重程度相關。這與人類牙周病的觀察相似,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大多數受 FCGS 影響的貓都有同時存在的牙周炎。 23,24 雖然 FCGS 患者在牙齦層面的免疫宿主反應尚未完全特徵化,但牙科 X 光檢查顯示 FCGS 與廣泛且嚴重的牙周炎相關,並且外部炎性根吸收和保留根的高發生率,這表明一個高度炎症性、破壞性的過程(圖 5)。 24 這種反應也可能反映在由各種病因引起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期間表達的細胞激素的集合,因為這些似乎幾乎沒有變化。 25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全身表現
隨著我們對此病的理解加深,FCGS 不僅是一種局部疾病,還具有系統性影響。受影響的貓咪有高水平的循環 CD8+ 效應記憶細胞,並伴隨中央記憶細胞的減少以及循環活化的 CD8+ T 細胞(CD25+,CD62L-)的證據。記憶 CD8+ T 細胞是對抗細胞內病原體(如病毒)的免疫主要成分。這意味著存在未解決的炎症,其中 CD8+ T 細胞被多次激活並保持激活狀態。
The predominance of CD8+ T cells in lesions and increased circulatory effector memory cells in FCGS confirm that an intracellular organism - most likely one involved in a viral infection - causes inflammation.
在病變中 CD8+ T 細胞的佔主導地位以及 FCGS 中循環效應記憶細胞的增加確認了一種細胞內生物體 - 很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 造成了炎症。
大多數受影響的貓也表現出血清和唾液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唾液免疫球蛋白可能是由黏膜漿細胞產生,並通過牙齦溝液或穿過黏膜進入口腔。這些病例中出現的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是一種多克隆γ球蛋白病,可能是由於 FCGS 中 IL-6 的上調所致。此外,懷疑 FCGS 的貓更可能有全身性炎症反應。FCGS 貓的全身性炎症的其他證據包括促炎性血清細胞因子的表達增加,如干擾素-伽瑪(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 IL-6,以及血液中中性粒細胞計數(圖 6)。
雖然最初被認為是一種僅影響口腔的局部疾病,但在一項評估貓咪慢性牙齦口腔炎(FCGS)患病率的控制研究中,通過食道鏡檢查發現 98%的受影響貓咪有食道炎的證據,而對照組貓咪則為 0%。受影響的患者在其他外觀正常的組織中顯示出微觀的炎症和化生證據,且缺乏與胃腸疾病一致的臨床症狀。對於已經不再顯示該疾病臨床症狀的 FCGS 治療貓咪進行的內窺鏡重新檢查也顯示出食道炎的宏觀癒合。
The investigators of the study proposed that esophagitis in these cases is due to a concurrent dysbiosis in the esophagus promoting the production of certai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30
研究人員提出,這些案例中的食道炎是由於食道中同時存在的微生物失調,促進了某些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etiology of FCGS
FCGS 的病因目前的知識
幾種病症和感染性病原被認為是引發 FCGS 中免疫反應的因素, 31–33 但尚無因果關係的證據。FCGS 的臨床嚴重程度與 FCV(類 Toll 受體 [TLR] 7)和 Tannerella forsythia(TLR2)的存在之間也有關聯,這引發了對這些可能的病因病原的興趣。 34,35 對 FCGS 患者進行的無偏見宏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顯示,與 FCGS 強烈相關的唯一微生物是 FCV,該微生物在 23 隻 FCGS 受影響的貓中檢測到 21 隻,而在任何對照貓中均未檢測到。 10 這項研究還顯示,FCGS 受影響的貓與 FCV 和美洲獅貓泡沫病毒(PFFV)的共感染可能會對治療反應產生不利影響。 10 這一發現得到了 FCGS 患者中鳥苷酸結合蛋白-1(GBP-1)表達量約高於對照組 40 倍的支持,該基因已知具有抗病毒作用。 10
然而,通過對咽喉拭子進行實時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測試評估的貓咪 FCGS 中的 FCV 口腔載量,與口腔病變的嚴重程度或治療結果並無相關性。此外,試圖通過接種健康貓咪 FCV 以重現 FCGS 來證明科赫法則的研究未能證明因果關係。儘管出現了急性口炎,但並未出現慢性攜帶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項研究涉及 16 週大的特定病原體陰性貓咪。小貓的口腔可能無法模擬發生該疾病所需的臨床情境,無論是在遺傳基礎、口腔微生物組還是微環境方面。此外,三項研究記錄了隨著臨床症狀和 FCGS 的明顯病變的消退,FCV 的病毒載量減少或消失。簡而言之,儘管存在不一致性,文獻在很大程度上支持 FCV 在調節疾病嚴重性方面的作用。
歷史上,貓白血病病毒(FeLV)和貓免疫缺陷病毒(FIV)與貓慢性齦口炎(FCGS)之間的關聯尚無定論。 39 一項研究提供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該研究比較了有無 FIV 和 FeLV 感染的 FCGS 貓的臨床結果,顯示出不同的表型表現以及對全口拔牙(FMEs)或部分口拔牙(PMEs)和輔助醫療支持的反應影響。 40 在表型上,FeLV 陽性的貓有顯著較少的增生性口炎和較少的吸收性病變,儘管它們往往有更多的舌部潰瘍。這項研究得出結論,FeLV 陽性的貓在牙齒拔除後沒有改善的機會是未感染逆轉錄病毒的貓的 7.5 倍。 40
在患有貓咪慢性齦口炎(FCGS)的貓隻中,牙齦下微生物組也已被特徵化。 9 這些患者的α多樣性較高,與健康貓隻(P = 0.0052)和患有牙周炎的貓隻(P = 0.0127)相比,Peptostreptococcus 物種的相對豐度也較高。 9 這些發現的意義目前尚不清楚。
最後,一項研究評估了共同居住的貓隻數量是否構成 FCGS 的風險因素,結果顯示,共同居住的貓隻相比單貓家庭的貓隻,FCGS 的發生機率顯著增加(增加七倍)。每增加一隻貓,FCGS 的機率增加超過 70%。
Clinical management of FCGS
FCGS 的臨床管理
FCGS 的臨床管理目標是減少或消除抗原刺激並調節異常的免疫反應。考慮到幾乎所有受影響的貓都會出現中度至重度的牙周炎和牙齒吸收,外科管理以牙齒拔除的形式作為起點。
Periodontitis is a substantial inflammatory burden on the oral mucosa and the immune system. Therefore, extraction of teeth will effectively reduce a portion of the chronic inflammatory burden, allowing for a subpopulation of patients to achiev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r even a cure.
牙周炎對口腔黏膜和免疫系統造成了相當大的炎症負擔。因此,拔除牙齒將有效減少部分慢性炎症負擔,使一部分患者能夠實現顯著改善甚至治癒。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拔牙與減少或消除口腔黏膜中的 FCV 之間的關聯。 10 拔牙可能去除了可能在此疾病中發揮作用的特徵性牙齦下微生物群,從而減輕了炎症負擔,並使免疫系統能夠專注於同時存在的慢性病毒感染。或者,通過減少炎症,環境可能對這些病毒的生存不再那麼有利。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術前評估
FCGS 受影響的貓應在計劃進行全口或部分拔牙時,評估與相對較長的麻醉程序相關的風險(完整的血液計數、血清生化面板等)。此外,應進行病毒疾病檢測以評估 FeLV、FIV、FCV 和 PFFV 的狀態,因為這可能具有預後意義。 10,40 應考慮在可能的 FeLV 和 FIV 接觸後的 30 天和 60 天進行重複檢測,以確認陰性狀態。 42 建議使用從結膜或口咽獲取的樣本進行病毒分離和 RT-PCR 技術的結合,以提高 FCV 的檢測率。 43 據作者所知,目前尚無商業 PFFV 檢測可用。
已開發出一個標準化的活動指數,以監測與貓咪慢性牙齦口炎(FCGS)相關的口腔炎症的臨床表現。口腔炎疾病活動指數(SDAI)最初由 Jamie Anderson 博士設計,並在幾項先前的研究中使用, 29,44-46 成為協助診斷過程和狀態監測的有價值工具。該指數考慮了客戶對受影響患者在家中生活質量的評估以及獸醫對口腔的粗略評估。然而,有時候,飼主和臨床對患者疾病狀態的評估之間會出現差異。
Consequently, the authors of this review have created a modified score that considers objective criteria (see Appendix 1 in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因此,本綜述的作者創建了一個修改過的評分標準,考慮了客觀標準(請參見補充材料中的附錄 1)。
SDAI 應由獸醫在患者首次就診時填寫,並在每次後續評估中使用以監測進展。飼主評估部分的問題可以納入獸醫的常規病史調查中。
The veterinarian’s assessment is performed during the awake oral examination, although light sedation may be necessary in uncooperative patients, or the clinician may opt to wait until the patient undergoes general anesthesia to evaluate the oral cavity. The objective assessment is completed once all the diagnostic work-up for that patient has been returned.
獸醫的評估是在清醒的口腔檢查中進行的,儘管在不合作的病患中可能需要輕度鎮靜,或者臨床醫生可能選擇等到病患接受全身麻醉後再評估口腔。當該病患的所有診斷檢查結果返回後,客觀評估便完成。
Although it has been histopathologically validated,4,7,47 the SDAI has not undergone intra-and inter-reader variability studies and so, whenever possible, it should be the same veterinarian who completes this form for an individual patient.
儘管它已經在組織病理學上得到了驗證, 4,7,47 SDAI 尚未進行讀者內部和讀者之間的變異性研究,因此,無論何時可能,都應由同一位獸醫為個別患者填寫此表格。
Moreover, future studies should aim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subsections of the SDAI (ie, veterinarian assessment,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owner assessment) in obtaining a score of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patient.
此外,未來的研究應旨在評估 SDAI 不同子部分(即獸醫評估、客觀評估和主人評估)在獲得對患者具有預後意義的分數中的貢獻。
這些患者的術前診斷方法摘要可在圖 7 中找到。通過在麻醉下進行切除活檢來確認診斷。組織病理學提供的信息也可能具有預後價值或識別疾病亞型,這在犬貓的浸潤性胃腸疾病中是如此。 48-52 作者目前正在研究嗜酸性粒細胞對 FCGS 患者結果的影響。
Surgical management 外科管理
在 1997 年首次報導了受 FCGS 影響的貓咪進行牙齒拔除的成功率。 53 歷史上,這種治療是基於假設 FCGS 患者存在保護機制的功能障礙或由細菌牙周病原體或病毒引起的有害免疫反應,因此認為拔牙有助於減少這些患者面臨的慢性抗原刺激。 53 雖然考慮到這些患者特有的牙齦下微生物群,這可能部分成立, 9 但也已經認識到,拔牙對於治療中度至重度牙周炎是有效的,這在高達 93%的受影響貓咪中存在,並且牙齒吸收和保留根部的情況在高達 66%的受影響貓咪中可見。 6,24,53
1997 年 53 和 2008 年 6 的早期研究報告了對拔牙療法的相似反應率,其中第一篇發表的作品顯示,80%的貓(24/30)在治療後 11-24 個月的隨訪中顯著改善或臨床治癒。 53 在這兩項研究中,大多數患者(累計 96.8% [60/62])接受了 PMEs 治療。
Re-evaluating the success rate of extraction therapy after radiographic findings came to light, and with a greater number of patients, a later study, published in 2015, revealed a response rate of 39% (37/95) for substantial clinical improvement and 28% (27/95) for complete resolution of stomatitis.5
在放射學發現浮現後重新評估拔牙療法的成功率,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2015 年發表的一項後續研究顯示,顯著臨床改善的反應率為 39%(37/95),而口腔炎完全緩解的反應率為 28%(27/95)。
根據這些發現,大約 33%的貓(31/95)在這項後續研究中對拔牙療法沒有反應。 5 該研究還評估了在外科治療病例中擴展醫療管理的作用,並顯示大多數(68.8%)獲得顯著改善或完全緩解的患者在兩週的立即術後期間後,需要有限時間的抗微生物、抗炎或止痛藥物進行醫療管理。 5 與之前的研究相比,這項研究首次能夠評估牙齒拔除範圍對結果的影響,得出結論認為接受 PMEs 與 FMEs 治療的貓在整體治療反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5 這一發現支持了牙菌斑是一個不如先前認為的那麼關鍵的病因因素的觀點。還應該考慮到疾病表型可能存在變異,或者接受 PMEs 治療的患者顯示出完全不同的疾病,例如侵襲性牙周炎或接觸性口炎。 5 雖然早期介入可能會導致這種炎症性疾病的更好結果,但尚無研究評估臨床症狀持續時間對手術治療結果的影響。然而,在一項研究中,臨床症狀的持續時間與治療時病變的嚴重程度(臨床評分)並無相關性。 7
最近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同時病毒感染對拔牙療法成功的影響,結果顯示 FeLV 陽性的貓在拔牙後沒有改善的可能性是 7.5 倍。 40 與 FCV 和 PFFV 的共感染在難治性 FCGS 的貓中發現的可能性顯著高於對應性 FCGS 的貓。 10
在這個時刻,PMEs(拔除所有前臼齒和臼齒)和 FMEs 仍然提供最佳的長期結果。根據現有的知識體系,作者對最佳實踐有幾項建議,如“牙齒拔除療法建議”框中所述。
Medical management 醫療管理
由於此疾病造成的顯著口腔疼痛,FCGS 的醫療管理可能難以維持,但在急性和慢性情況下都是必要的。
Medical management before tooth extraction has failed to affect the overall response to surgical treatment, and is likely only to temporarily alleviate some of the discomfort associated with stomatitis in cats.5 In short, medical management has no role as a sole treatment entity in place of surgery at this time. However, it is a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given the often severe pain exhibited by FCGS patients and the concurrent infections that may occur.24 Moreover, approximately a third of cats receiving tooth extraction therapy do not respond to surgical treatment, and appropriate support via medical management becomes essential postoperatively in these refractory cases (see box ‘What denotes “refractory”?’).
在拔牙之前的醫療管理未能影響手術治療的整體反應,並且可能僅能暫時緩解貓咪口腔炎相關的不適。 5 簡而言之,醫療管理目前無法作為手術的唯一治療方式。然而,考慮到 FCGS 患者常表現出的劇烈疼痛以及可能發生的併發感染,這是一個基本的考量。 24 此外,大約三分之一接受拔牙治療的貓咪對手術治療沒有反應,因此在這些難治性病例中,術後通過醫療管理提供適當的支持變得至關重要(見框內“什麼是‘難治性’?”)。
作者為不對牙齒拔除手術有反應的貓咪採取個性化醫療(量身定制)的方法。在沒有全身性疾病的情況下,難治性病例已通過鎮痛劑和免疫抑制或免疫調節療法的組合進行管理。作者機構的最新研究支持使用生物標記來分層治療。
Biomarker discovery in patients with FCGS is ongoing work inspired by recent findings that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cases that are not responsive to extraction therapy are coinfected with FCV and PFFV,10 and also that there is an effect of FeLV status on the prognosis of these cats.40 Such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atients that are FeLV, FIV, FCV and/or PFFV positive should undergo medical manage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surgical management.
在 FCGS 患者中,生物標記的發現仍在進行中,這受到最近發現的啟發,即大約三分之二的對拔牙療法無反應的病例與 FCV 和 PFFV 共同感染, 10 並且 FeLV 狀態對這些貓的預後有影響。 40 這項研究表明,FeLV、FIV、FCV 和/或 PFFV 陽性的患者應該在外科管理的同時進行醫療管理。
以下討論集中於鎮痛、抗微生物、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療法,圖 7 呈現了主要治療建議的摘要。
Analgesia 鎮痛
疼痛管理在 FCGS 管理的所有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急性期、在手術後期以及在那些對拔牙療法無反應的病例中。
In a study evaluating the analgesic effects and absorption of buprenorphine after buccal administration in feline oral disease, cats with stomatitis exhibited lower bioavailability and a shorter absorption half-life.55 Despite this, buprenorphine produced an analgesic effect and low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plasma concentration compared with healthy cats and saline control.55 Other pain management agents that may be beneficial, but where scientific data are still lacking to support their use in FCGS, include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amantadine), gabapentin, opioids other than buprenorphine,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在一項評估布洛芬在貓口腔疾病中經口腔給藥後的鎮痛效果和吸收的研究中,患有口腔炎的貓顯示出較低的生物利用度和較短的吸收半衰期。儘管如此,與健康貓和生理鹽水對照組相比,布洛芬仍產生了鎮痛效果,且血漿濃度的個體間變異性較低。其他可能有益的疼痛管理藥物,但目前仍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其在貓慢性牙齦口腔炎中的使用,包括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阿曼他丁)、加巴噴丁、除布洛芬外的鴉片類藥物以及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
✜ 阿曼他丁歷史上被用作人類的抗病毒藥物;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它可以通過拮抗 NMDA 受體來幫助貓咪的慢性疼痛管理。 56,57 鎮靜可能是貓咪中觀察到的副作用。 56 每公斤 3–5 毫克的口服劑量每 24 小時一次顯著改善了患有骨關節炎的貓咪的生活質量。 56
✜ 加巴噴丁是伽馬氨基丁酸(GABA)的結構類似物,可能對電壓依賴性鈣通道具有抑制作用。 58 它是貓咪管理肌肉骨骼和神經性疼痛的最常用藥物, 59,60 雖然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其鎮痛效果並不顯著。 61,62 一項評估加巴噴丁與布洛芬聯合使用對接受卵巢子宮切除術貓咪的鎮痛效果的研究發現,術後疼痛評分和救援鎮痛的發生率與使用美洛昔康和布洛芬的組合相比並無顯著差異。 63 這兩種治療組合在手術前給予。因此,本綜述的作者認為加巴噴丁是一種輔助治療選擇。該藥物在口服劑量為 5–10 mg/kg 後具有高生物利用度(94.77%)。
This dose can be repeated every 8–12 h, with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showing the shorter dosing intervals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q12h dosing.64
這個劑量可以每 8-12 小時重複,藥物動力學研究顯示較短的給藥間隔比每 12 小時給藥更有效。
✜ 類固醇可以被視為 FCGS 患者的輔助疼痛控制選擇。糖皮質激素可以通過抗炎作用間接減少疼痛。證據表明,這些作用在神經性疼痛管理中也可能是有益的,並且在中樞和周邊神經系統中均發現類固醇受體。 65 然而,慢性抗原刺激,如在 FCGS 中懷疑發生的情況,可能導致 T 細胞功能障礙,稱為“耗竭”,可能抵消這些藥物的效果(如在“免疫抑制療法”部分中討論)。 66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通常在急性情況下被考慮使用,但對於腎臟副作用的潛在擔憂使得對於長期使用提高了警惕。
Studies evaluating the use of long-term meloxicam (0.01–0.05 mg/kg PO q24h) and robenacoxib (1–2 mg/kg PO q24h) in cats with osteoarthritis and concurrent chronic but stable kidney disease have failed to show detrimental renal effects of these medications in those patients.67-69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follow-up for these cats varied from 28 days to more than 6 months and that their renal disease was categorized as International Renal Interest Society (IRIS) stages 1–2.
研究評估了在患有骨關節炎和同時穩定的慢性腎病的貓中使用長期美洛昔康(0.01–0.05 mg/kg 口服 每 24 小時一次)和羅貝那考昔(1–2 mg/kg 口服 每 24 小時一次),未能顯示這些藥物對這些患者的腎臟有不良影響。 67-69 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貓的隨訪時間從 28 天到超過 6 個月不等,並且他們的腎病被歸類為國際腎臟興趣協會(IRIS)1–2 期。
Additionally, these patients did not necessarily have a medical condition impeding their ability to eat and drink, and thus maintain hydration, as can sometimes happen in FCGS patients.
此外,這些患者不一定有醫療狀況妨礙他們進食和飲水,因此保持水分,這在 FCGS 患者中有時會發生。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已被評估為貓咪慢性牙齦口炎(FCGS)的輔助治療方式。在一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中,研究了牛乳鐵蛋白口腔噴霧(每隻貓 6 毫克,每 12 小時一次)和吡羅昔康(每公斤 0.3 毫克,隔天口服)的組合,77%的貓咪臨床症狀顯著改善。 70 單獨使用口服吡羅昔康在前兩週減少了臨床症狀;然而,牛乳鐵蛋白口腔噴霧和吡羅昔康的組合產生了增強效果,減輕了口腔病變的嚴重程度,並改善了臨床症狀、生活品質和在 12 週研究期間的體重增加。 70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這項研究中並未說明對照組的成功率,且對照案例在第四週後轉為治療案例。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ferrin alone had previously been investigated for its effects in inhibiting bacterial growth in cats with stomatitis with and without FIV, and resulted in an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signs as well as a concurrent increase in neutrophil phagocytic activity.71
單獨口服乳鐵蛋白之前已經研究其在抑制患有口腔炎的貓(無論是否感染 FIV)中抑制細菌生長的效果,並導致臨床症狀的改善以及中性粒細胞吞噬活性的同時增加。
Antimicrobials 抗微生物劑
支持在貓慢性牙齦口炎(FCGS)中使用抗生素的科學數據有限。一項報告不同抗生素效果的研究顯示,接受阿莫西林治療的貓有 38%改善,接受甲硝唑治療的貓有 37%改善。考慮到這些效果僅是暫時性的,且抗生素的反應率低於免疫抑制療法,因此抗生素治療僅建議在急性情況下和/或如果發現次級感染時使用。
已進行研究以調查貓隱龜微生物組的抗微生物敏感性。 72 然而,這項研究中納入的患者僅有牙齦炎,而 FCGS 患者則顯示出更嚴重的牙周炎證據。 24 雖然已有研究描述 FCGS 患者的隱龜微生物組, 9 但這些生物的抗微生物抗藥性模式尚未被評估。缺乏一種類似的人類疾病,其特徵是口腔上皮受損,這將是完全(或接近完全)拔牙的指徵。然而,一項 Cochrane 評估已調查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健康人拔牙後的併發症。 73 綜合來看,該評估中納入的研究發現,抗生素可能降低感染和乾槽症的風險,相較於安慰劑,證據確定性較低。此外,這些患者的副作用風險沒有增加的證據確定性非常低。
This may be different in immuno-compromised or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s, which were not included in this study.73
這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可能有所不同,而這些患者未被納入本研究。
作者的做法是對 FCGS 病例在手術後使用短期(5 天)的抗微生物藥物(阿莫西林克拉維酸,13.75 mg/kg 口服每 12 小時一次;克林黴素 5–11 mg/kg 口服每 12 小時一次),因為手術的侵襲性和粘膜牙齦組織的狀況不佳。然而,作者正在積極研究超過 24 小時的抗生素治療是否有益。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免疫抑制療法
糖皮質激素仍然是術前和術後管理口腔炎最常處方的藥物。在術後患者中,糖皮質激素在手術後立即使用,並且在難治性病例中也有使用。
This approach is in contrast to the use of some novel therapeutics (discussed in the ‘Immunomodulation’ section) that enhance patients’ immune response, rather than immunosuppressing them further.
這種方法與一些新型療法(在「免疫調節」部分討論)形成對比,後者是增強患者的免疫反應,而不是進一步抑制他們的免疫系統。
使用類固醇的治療已顯示約 23%的患者能夠完全治癒或顯著改善;其中只有 7%達到臨床緩解。考慮到這些事實,以及長期使用可能帶來的有害副作用,如糖尿病,作者建議將類固醇保留給對疼痛管理方案無反應的患者,作為症狀治療,採用逐漸減量的方式,或作為救援選擇使用。
If corticosteroids are us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eriodic blood work is obtained to assess for potential side effects.
如果使用皮質類固醇,建議定期進行血液檢查以評估潛在的副作用。
環孢素也是一種免疫抑制劑,用於 FCGS 的病例。環孢素通過減少 IL-2 的表達來降低 T 細胞增殖;這反過來又間接導致 B 細胞功能(即反應性和抗體產生)的降低,以及直接減少 B 細胞的遷移。 74 一項隨機、對照、雙盲、前瞻性的臨床試驗中,口服環孢素被給予九隻之前接受過拔牙治療的貓,報告顯示在為期 6 週的研究期間,治療組(7/9 隻貓,77.8%)與安慰劑組(1/7 隻貓,14.3%)之間經歷臨床改善的貓數量存在顯著差異。 44 在同一研究中,對 11 隻貓的長期觀察顯示,45.5%(五隻貓)在接受環孢素治療 3 個月或更長時間後臨床治癒。此外,整體血液中環孢素水平>300 ng/ml 與難治性慢性口炎貓的口腔炎症顯著改善相關。 44 在拔牙前使用環孢素的治療也在少數患者(n = 8)中進行評估,報告顯示 50%的貓達到了臨床緩解。 75
這篇評論的作者建議在沒有手術介入的情況下不要進行免疫抑制。
Immunomodulation 免疫調節
免疫調節通常保留給難治性病例(即那些對手術未有反應的病例)。請注意,如前所述,患者被定義為難治性的時間有所不同。此外,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標記的使用具有顯著潛力,可以縮短醫療治療的等待時間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難治性病例中,重組貓干擾素-omega (rFeIFN-ω) 和間充質基質細胞 (MSC) 治療顯示出希望。一項受控、隨機、雙盲研究發現,口腔黏膜給藥的 rFeIFN-ω 在 55%的治療貓中導致臨床治癒的中度改善,而在 45%的治療貓中導致臨床治癒的顯著改善。 47 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在 FCV 陽性的貓中皮下給藥 rFeIFN-ω 可通過抑制 FCV 增殖來改善口腔炎症。 38 皮下 rFeIFN-ω 在自然感染 FeLV 或同時感染 FeLV 和 FIV 的貓中也顯示出臨床療效。 76 此外,口服 rFeIFN-ω 已被證明是 FIV 感染貓的一種有效替代療法。 77
在一項評估 rFeIFN-ω對於臨床改善和減少救助收容所中逆轉錄病毒感染貓隻的病毒排泄的療效的研究中,尾部口炎是一個常見的發現(16 隻貓中有 6 隻),特別是在 FIV 陽性貓中。在這項研究中,FIV 感染和 FIV/FeLV 共感染的貓在治療期間有所改善。有趣的是,所有檢測出 FCV 陽性的 FIV 貓(7 隻中有 4 隻)都有牙齦口炎;而在 11 隻 FCV 陽性的貓中,有 9 隻在 rFeIFN-ω治療後病毒載量減少。綜合來看,這些研究確認了 rFeIFN-ω療法在 FCGS 患者以及確認的逆轉錄病毒(FIV/FeLV)或 FCV 感染中的作用。rFeIFN-ω在歐洲獲得批准使用,但目前在美國尚未獲得批准。
自體和異體新鮮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MSCs)靜脈注射的療效已在患有難治性貓咪慢性牙齦口腔炎(FCGS)的貓中進行研究,並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作者團隊最近發表的論文中報導(見「FCGS 的伴隨論文」重點圈)。MSCs 的免疫調節作用對於治療難治性 FCGS 的貓咪顯示出希望,分別有高達 57%和 71%的 FCGS 患者在接受異體和自體治療後出現臨床改善或緩解。在一項初步研究中,在提取療法之前使用 MSCs 治療未見反應。
Key Points 要點
✜ 目前有關 FCGS 病因的證據指向一種免疫介導的疾病過程,對於慢性抗原刺激的反應具有局部和全身的影響。
✜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貓皰疹病毒(FCV)在貓慢性牙齦口炎(FCGS)病因中的角色——至少作為一種疾病調節因子。
✜ 所有患有 FCGS 的貓咪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牙周炎的影響。
✜ 手術治療仍然是黃金標準療法,對於炎症擴展至前口腔的患者,需拔除所有牙齒。對於炎症僅限於前臼齒和臼齒區域的患者,可以考慮部分(前臼齒和臼齒)牙齒拔除。
✜ 鑑於這種疾病的複雜性,在找到保留牙齒的治療選擇之前,建議採用個性化醫療方法。目標應該是優化病人護理,讓那些預測對手術治療反應不佳的病人能夠及時接受醫療治療。
✜ 在進行拔牙之前的急性情況下、立即術後期間以及對難治性病例的治療中,醫療管理的價值是被認可的。
Ethical approval 倫理批准
本研究未涉及動物的使用,因此在 JFMS 發表時不需要特別的倫理審批。
Informed consent 知情同意
本研究未涉及動物(包括屍體)的使用,因此不需要知情同意。此出版物中沒有可識別的動物或人,因此不需要額外的出版知情同意。
Conflict of interest 利益衝突
作者聲明在本研究、作者身份和/或本文章的出版方面沒有潛在的利益衝突。
Funding 資助
作者在本研究、著作及/或本文章的出版上未獲得任何財務支持。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1. Verhaert L, Van Wetter C. 佛蘭德斯貓口腔疾病調查。佛蘭德獸醫期刊 2004; 73: 331-341.
2. Healey KAE, Dawson S, Burrow R, 等。貓咪慢性牙齦口炎在第一意見獸醫診所的流行率。貓科醫學與外科雜誌 2007; 9: 373-381。
3. Girard N, Servet E, Biourge V, 等。109 隻貓的牙周健康狀況。J Vet Dent 2009; 26: 147-155。
4. Kim D-H, Kwak H-H, Woo H-M. 野貓中貓咪慢性齦口炎的流行率及其風險因素。J Feline Med Surg 2023; 25.
5. Jennings MW, Lewis JR, Soltero-Rivera MM, 等。拔牙對貓咪口腔炎的影響:95 例(2000-2013)。美國獸醫醫學協會雜誌 2015;246;654-660。
6. Bellei E, Dalla F, Masetti L, 等。慢性貓咪牙齦口炎(FCGS)的外科治療。獸醫研究通訊 2008; 32: 231-234。
7. Druet I, Hennet P. 貓科卡利病毒載量、口腔病變與貓咪慢性牙齦口腔炎(尾部口腔炎)結果之間的關係:對 104 隻貓的回顧性研究。Front Vet Sci 2017; 4: 209.
8. Vapniarsky N, Simpson DL, Arzi B, et al. 貓咪慢性齦口炎的組織學、免疫學和遺傳學分析。前獸醫科學 2020; 7: 310。
Supplementary Material
Please find the following supplemental material available below.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publish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ll supplemental material carries the same license as the article it is associated with.
For non-Open Access articles published, all supplemental material carries a non-exclusive license, and permission requests for re-use of supplemental material or any part of supplemental material shall be sent directly to the copyright owner as specified in the copyright notice associated with the article.
Cite article
Cite article
Cite article
Download to reference manager
If you have citation software installed, you can download article citation data to the citation manager of your choice
Information, rights and permissions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Keywords
Authors
Metrics and citations
Metrics
Journals metrics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View All Journal MetricsArticle usage*
Total views and downloads: 35397
*Article usage tracking started in December 2016
Altmetric
See the impact this article is making through the number of times it’s been read, and the Altmetric Score.
Learn more about the Altmetric Scores
Articles citing this one
Receive email alerts when this article is cited
Web of Science: 3 view articles Opens in new tab
Crossref: 7
- Feline inflammatory diseases
- Risk stratific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TNM staging system for dogs wi...
- GINGIVITIS EN GATOS DOMÉSTICOS (FELIS CATUS) FRECUENCIA DE APARICIÓN S...
- Feline oral inflammation: diagnosis and options for treatment
-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and ...
-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efficacy of 830-nanometer low-level laser ther...
- 2024 ISFM and AAFP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long-term use of NSAIDs...
Figures and tables
Figures & Media
Figures
Media
Tables
View Options
View options
PDF/EPUB
View PDF/EPUBAccess options
If you have access to journal content via a personal subscription, university, library, employer or society, select from the options below:
Access journal content via a university, library or employer subscription.
AAFP and ISFM members can access this journal content using society membership credentials.
Alternatively, view purchase options below:
Purchase 24 hour online access to view and download content.